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润乡野,振兴正当时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望江月.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5日电(通讯员彭雪)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村人口的外流,黄河流域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探寻该地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曲阜师范大学“风起越青山,教行赴耕耘”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1月25日来到威海东杜梨村进行农村精神文明的传承和调研。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采用参观、访谈等方式,对村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认知、需求和参与度进行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寻根究底 出谋划策

在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交流沟通时,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地有许多“老、难、贫”的乡村,并从中选择了东杜梨村这一个小乡村。该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村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太齐全。实践开始前,实践队员联系到了该村的村长,同时在东杜梨村进行实地调研和开展访谈工作。实践队队员在进行调研时,观察到村子里桑葚树数量众多,大面积桑葚树的存在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桑葚园区采用了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还有桑葚加工制作的体验活动,让实践队员们亲手制作了桑葚果酱和桑葚酒等。同时村中的鱼塘面积不大,但鱼塘建设环境较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在与村中的老人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从2017年开始,该村开始通过桑葚养殖业发家致富,以桑葚文化为特色,建设独特文化乡村,提升乡村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经济结构单一且薄弱,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文化传承和创新受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村长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近200亩的桑葚采摘基地,村长给实践队员介绍道:“我们村致力于打造集桑葚采摘、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庄园,通过桑葚养殖等产业,我们村中的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了一些收入,村里老人脸上也时常出现笑容。”由于桑葚树的种植管理相对简单,不易遭受虫害,因此无需施用农药,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农作物。当地居民大多是年纪较大的老人,田间劳作能力较弱,这种农村经济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乡村振兴方式确实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并且劳作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也环保节约,不会产生过多的化肥残留和农药经济消耗。

文化活动 戏曲传承

为了丰富农村人的农闲生活,实践队员来到东杜梨村之前,邀请了威海市京剧团在此地举办“寻梦威海进基层,送戏下乡”活动。活动中包括了戏曲、歌唱等环节。乡亲们说:“在我们这个地方,这种活动举办很少、老人们都比较喜欢看这样的节目、什么小品啊,舞会有时也会有。”村长对本次活动做出评价:“这种活动让农民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可以消遣时间和休闲聊天。”这些活动展现了农村的乡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也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客观评价 增强建设

关于农村文明的现状和农民对文明建设的需求的问题,实践队队员对该村一位桑葚种植户进行了访谈。该种植户表示,桑葚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在访谈中,他还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种植技术。他说:“我的桑葚田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灌溉、施肥、植保等,以确保桑葚的品质和产量。”最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桑葚这种健康美味的水果。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加强对农村文明的现状和农民对文明建设的需求了解。农村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实践队队员继续关注农村文明建设的问题,并为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对于东杜梨村的乡村建设情况、桑葚的种植、培育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东杜梨村的村民也认识到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意义。总之,桑葚养殖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种以特色养殖业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也让实践队员们对实现其他地区的乡村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有了信心,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发掘出适合自己的增强精神文化建设的特色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4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田刘村:板龙共绘共富图景

12月22日,是每30年一次的重大日子——临海大田刘氏圆谱庆典。与此同时,几十位村民扛着几十段龙身的板龙穿村绕庄,龙灯飞舞,气势恢宏。这条传承百来年的省级非遗板龙,不仅是祈福的民俗…… 郑玲莹 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礼堂——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

11月2日,由宁波财经学院不同专业组成的大学生调研团队前往慈溪市漾山村,进行有关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调研走访。此次调研以漾山村文化礼堂为重要载体,旨在…… 郑玲莹 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近日,我院代表的队伍在参加了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成功举办,该赛事已被纳…

最新发布

学思践悟“二十大”,青语领航下基层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深入基层,加强联学共建,1月15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学院“青语领航”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于榆林市朱官寨镇麻黄界村村民委员会及线上同步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李雅…
“汲文化之泉,延传承火炬”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挖掘深刻内涵,2024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汲文化之泉,延传承火炬”于腾讯会议召开首次线上会议。会议伊始,队长赵艺艺围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的实…
曲园学子寒假行:弘扬乡村美,培育文明风
黄河奔腾千里,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儿女。黄河流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经济萧条、文化建设滞后。为了探寻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曲阜师范大学“风…
曲园学子寒假行:一方小庭院,凝聚文明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走进欢萤学堂:关爱留守儿童,共筑国之未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家庭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外出务工,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引发各种因家庭陪伴缺失造成的问题。基于目前留守儿童状况,…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厚植爱国情怀 贡献青春力量”主题升旗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发全院师生的爱国热情,引领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中勇担使命。12月12日,由校团委主办,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厚植爱国情怀贡献青春…
美育实践|探索书法艺术魅力,体验美育实践乐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书法,“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走进淄博,通过各种形…
欢萤学堂凝心勇践,开会动员再度出发
2024年1月14号晚上,欢萤学堂社会实践队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的第一次线上动员会议,参会人员共12人。欢萤学堂的创建立足社会现实,关注留守儿童,旨在通过欢萤学堂助推家校共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此次会议由小…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传承文化,弘扬时代”社会实践队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文化,弘扬时代”社会实践队对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调研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璀璨夺目,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轴上,写…
读《大卫·科波菲尔》有感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狄更斯最具个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一生,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主人公成长、奋斗、追求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