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院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共飨华夏文明,厚植文化自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繁花齐韵

俯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琴棋书画、诗书六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给华夏儿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乃国之魂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1月11日至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繁花齐韵”实践团围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的主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厚植文化自信。

线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群众文化认知

在正式开始社会实践之前,实践团自主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并在线上展开了调查。问卷调查涉及到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主体,包含不同层次的人群,以最大化地增强问卷调查的可信度与合理性。

问卷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群众是否对所在地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2、群众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传统文化的。

3、当地政府是否对传统文化有过宣传教育。

4、群众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在问卷发布一周后,实践团成员开始收取调查问卷,并对其结果进行最终的整合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群众对当地的传统文化都有所了解,但了解不深。如今,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但由于大多数群众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应该从行动上加强对群众的文化宣传教育。因此,实践团成员陆续前往各自家乡展开实地调研。

图为受访群众进行调查问卷填写。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李文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整理调查问卷结果。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江昱晓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入当地方志馆学习地方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温思诺 摄

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家乡文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团成员在队长的主持下召开线上会议,探讨调查问卷的结果,并制定了相关实地调研的举措。1月13日,实践团成员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乡中,开始展开实地调研。在调研正式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首先在网上查询了解各自家乡的地方文化,制定好各自调研家乡文化的计划。实践团成员通过拜访当地博物馆,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感悟古代文物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传统文物保护的深厚情怀。在与博物馆讲解员的交流过程中,了解了很多古代文物背后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了对古代工匠的敬佩之情。实践团成员还拜访了当地图书馆,通过查阅古籍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由于近年来各类文化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和发扬力度的增大,馆内的参观学习者日益增多,这表明群众对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欲望逐渐增强。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拜访图书馆。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刘娅楠 摄

为了更好地激发群众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实践团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实践团与社区负责人说明情况后,制作了宣传海报和创意文化传单供居民阅览传阅。期间,实践团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进行了以“弘扬传统文化,共建美好社区”为主题的文化宣讲活动,该活动通过播放演示文稿和视频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有关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讲解。居民对此宣讲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活动反响极高。在活动结束之际,实践团成员采访了一部分居民,居民表示,社区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在传统节日举办联欢会,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咏诗、作画、写书法等活动。此次宣讲活动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与积极配合。参加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深深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传统文化需要从现在做起。

图为传统文化体验区。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常媛 摄

擎传承火炬,飨华夏文明

中华民族之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的上下求索,蕴含着深远的人文之精神,展现出中华儿女之气质,具有深厚的历史之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梭于时光长河,新时代的它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之滋养。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脚步永不停滞。在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曲园学子始终在行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表示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了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还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曲园学子用实际行动表示为弘扬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合照。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卞叶童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6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少数民族……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甜蜜“串”播文化,乐享童趣“食”光
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华文化精神应从小就深植于每个儿童的内心。为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帮助孩子们树立文化自信,“译传华韵”实践队携手东篱允陶…
手把手体验剪纸,心连心感受文化
剪纸进社区,文化沁人心。为积极响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译传华韵”实践队于1月13号走进凤凰社区开展剪纸文化分享与剪纸制作活动,旨在让社区老年群体…
赏文物诉说的历史之美,寻博物馆进入生活之途
赏文物诉说的历史之美,寻博物馆进入生活之途中国青年网阜阳1月16日电(通讯员沈欣怡)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
重温非遗璀璨文化 赓续优秀传统命脉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7号电(通讯员王悦宁)时光奔腾不息,岁月的齿轮转动不停,一直留在记忆长河熠熠生辉的只有经久不衰的璀璨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优秀非遗传承使命是每一代青年人的时代考题,为了更好地…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坚守传统文化,铸造民族之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和灵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食品安全需保障
收集调查问卷,分析发展情况从实践队员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山东拥有全国最大蔬菜集散中心和江北地区最大海鲜冷链物流园,预制菜原料供应丰富,企业通过与原产地种植、养殖户或农业合作社签订直采直供合同,可…
学红色水库精神,承艰苦奋斗大业
⽇照⽔库始建于1958年10⽉、建成于1959年6⽉,是傅疃河上综合利⽤的⼤型⽔库,是⽇照市区主要的防洪枢纽和⽔源地。在上世纪四⼗年代,⽇照的⼭、⽔、林、⽥、路还是⽼样⼦,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地没深翻,基…
预制菜品迎发展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影响国计民生之大事。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品产业保持健康发展。预制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形式,其食品安…
饮库区之水,传陈疃之魂
60多年前,⽇照举全县之⼒建设⽇照⽔库,为后来⽇照市的发展奠定了⽔利命脉根基。从1958年10⽉到1959年6⽉,历时8个⽉的时间,2.8万名英勇的⽇照⼉⼥怀着让⾼⼭低头、叫河⽔让路的豪情汇集到建设⼯地。他们埋头苦…
传承中华好家风,不负时代筑芳华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家风不仅关乎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社区宣讲教育是一种针对全体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