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安徽工业大学一年多左右时间的学习生活,对大学有了更加鲜活生动的理解。对高中阶段,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寒假期间,回到家乡心系母校,想要感恩老师。安徽工业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之回访母校活动,于1月17日前往母校安徽省滁州市全椒中学,这次实践对自身来说算是一次很难忘的体验,同时也感受到学子们对于未来的热情与向往。
还是熟悉的红绿灯,还是熟悉的校门。再回到母校,身上早没有了备战高考的那份紧张,多了一份轻松与自在。听到了学弟学妹们的读书声,难免想起了自己的那段拼搏的岁月,不禁感慨良多。看到自己曾经挥洒汗水的操场,自己曾经每天走过的走廊,自己曾经每天发呆的教室……已埋藏于大脑深处的高中三年记忆此时此刻却清晰地浮现在脑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答你,亲爱的母校。
图为进入母校时所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康 摄
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很长时间,才慢慢反应过来。对啊,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望老师和同学们介绍安徽工业大学,并不是来感怀的。
再见曾经的老师们,内心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感动。仅仅是一年不见,却觉得老师们又苍老了些许,徒然的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其实老师和你们是一样的—都在炼狱煎熬,你们还好啦,过个三年就解放了,我们的下半生还得在“煎熬”。当时老师是用一种诙谐调侃的语气说的,现今才觉得有些许的伤感。他们,就是在一天天的备课,讲课中耗尽了自己的一生。见面后与老师交谈很多,除了问大学生活习不习惯,过得如何等问题,还问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除此以外,还跟老师分享了一些在大学里的所见所闻等新鲜事。顿时发现以前觉得有些严肃的老师也有亲切的地方。之后,便向老师说明了此行的目的,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帮助和支持。老师也是非常欢迎。
图为正在为学生介绍大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康 摄
对于安徽工业大学来说,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简洁却也较全面地介绍一番,给了他们比较直观的印象,相信这对于他们以后高考填报志愿会有一定的影响;对母校来说,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年的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并分享了参加高考的心得,还给他们未来对大学及专业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
为那些学弟学妹们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自己心里高兴,他们自己也高兴;而对于自身,从开始的找相关老师,到后来的写发言提纲,最后在同学们面前讲话,这些都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能力,学习到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
图为和母校学生一起观看大学宣传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康 摄
不管是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是在站上讲台的时候,都学到了一些在大学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恰恰很重要,它将成为在以后学习生活中的宝贵财富。因此,这次寒假活动,对于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是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谈谈遗憾与不足。这主要体现在时间的问题上。由于大学与高中放假的时间有差异,十分仓促。所以只和高三的同学进行了小范围短时间的交流,感觉过于简洁;再有,时间不足准备就不够充分,只讲了自己去年高考的情况,没有详细地查阅今年各高校招生的情况和高考录取政策的变化。这次实践活动能学到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也希望学校以后能多给一些这样的锻炼机会,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上的提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