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师学子三下乡:走进一线课堂体悟教学经历,迈向三尺讲台共促师生成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睡个好觉

为充分发挥师范生、学科专业等优势,将理论所学付诸教学实践,2024年1月初,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伍“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团队队员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进行了为时2周的支教活动。

终于我们也拿起了粉笔,走上了讲台,希望我们的爱心像阳光般温暖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们一个属于自己的七彩假期。这个冬天,走进了他们的童年,也丰富了我们的青春。这段时间里,我们与当地的政府负责人有效对接,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们建立了深厚的联系,真切感受到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在整个支教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感动和启示,也思考了如何更好地改善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同时也详细总结我们支教期间的感悟、收获和思考,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

作为师范生的我深知三尺讲台不易登,优秀老师不易做。因此,我对于这次支教活动充满了期待。一方面,我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另一方面,我想通过本次支教活动磨炼自己的教师技能,体悟教师情怀。

希望与现实,支教生活初体验

1月15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团队正式开始了支教活动。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担任了二、三年级的班主任以及支教期间的国学课教师。通过一天的实践,我感受颇多,特别是我再次感受到三尺讲台是不好站的。在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年级,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常常被与课堂无关的东西吸引注意力,并且在纪律方面还有待加强。这就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时,学生总是叽叽喳喳,使得课堂秩序比较混乱。由此可见,想要站好讲台,不仅仅要认真备课、讲课,还需要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让自己上课时有威慑力,以此保证课堂秩序的稳定和课堂活动的进行。

除此之外,我感到一线的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任何教学方法也不是刚上任就能掌握的,而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积累的,是适合当地学生的“独家方法”。所以,我想实践队的老师上任最快的方法就是向本校老师学习,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与管理方式,并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与管理之中。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课堂上讲授历史知识,与小朋友传授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瑞珉供图

互动与沟通,有效教学的迈进

一转眼,支教已经过去了一半,我也慢慢适应了支教生活。总体来说,整个支教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好。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也慢慢摸索出了最高效的教学方式,家长也越来越配合工作。我们深刻领悟到,并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到最好,都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家校配合也十分重要。家长应当理解和支持教师,遇到问题应当理性的和教师沟通,而不是乱吼一通,这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作为老师,用心也是工作成功的关键点之一。作为中年级的班主任,常常面临学生不听话、吵闹等情况。一开始,我也不想批评他们,但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批评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恩威并施的,既能指出学生的缺点,又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在支教过程中,通过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我也感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差别。在我们班级之中,通过相处,我也渐渐发现了每个学生身上的特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与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的方法。唯有此,教学才能有效开展。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进行国学课的讲授,通过每日诵读提升学生修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奕瑶 供图

感动与收获,相互学习共促进

在两周的支教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温馨和希望。学生们天真活泼,对知识渴望和好奇,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在手工课上,我们会收到同学们认真琢磨,反复尝试制作的爱心小包和可爱的窗花;课间活动时,桌子上或口袋里会被同学们塞一块糖、放一包饼干,伴随着“得逞”的笑声,说着:“老师,送给你,我可喜欢吃了。”尽管他们的学习条件有限,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我们看到了他们潜在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也激发了我们更加努力的支教热情,让我们觉得,所经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所做的所有都是有意义的。

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虽然刚开始嫌他们调皮,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也常常批评他们,但当离别之际到来,倒觉得他们也挺可爱,毕竟自己也是从那个咋咋呼呼的年纪走来的。觉得遗憾的一点是在刚刚开始熟悉他们的时候,就要与他们分别。我想,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支教老师,等他们长大就会慢慢忘掉。而对于我来说,他们真真正正是我带过的第一批学生,我能记得乖巧的班长在早上点名的样子,记得纪律委员给我打报告的样子,记得淘气包答应我不在打闹的样子,记得学生拉我下棋的样子……

支教,是一种磨练,一种奉献,也是一份收获。支教不仅是教孩子们读书,教他们学习去爱,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广博与精彩,更要提升了自己的师范生技能。在学校的时候,师范生技能只能说是一个名词,没有任何的实践来检验。通过这次支教,我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应该如何上课、如何板书、如何管理班级。虽说还没有摸索出最好的方法,但已经比拘泥于理论强了很多倍。“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想要做好却十分不容易。我深知自己作为师范生的路还道阻且长,在未来,我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王瑞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2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悠悠文化贯古今,欣欣文化畅华夏
新时代发展的洪流正在涌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过境迁,新时代迎来了车水马龙的繁华。共筑盛世林楼,不仅需要“工匠们”辛勤筹建,还需要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其注入精神力量。1月12日曲…
楷木雕刻,传承经典
神物护兮淑气滋,铁柯偃盖老龙枝。风霜历尽几千载,疑似当年庐墓时。”——《古楷》。曲阜楷木雕刻也称“楷雕”,是流行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为曲阜“三宝”(楷雕、碑帖、尼山砚)之一。曲阜…
领悟文化魅力,奏响时代强音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传统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妥善处理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以及注重延续传统文化的历史文脉已经成为我们当代青年不可推脱…
宣扬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使命。近日,曲阜师范大学循迹探忆筑梦实践队踏上了扎根在小学、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墓碑的红色土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之旅。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实…
曲师学子母校行之旅: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老师们无私奉献,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教导我们知识,引导我们成长,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鲁韵儒学文化耀,实践教育从此启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儒风千载文脉传,先贤孔子以学立身,他的思想和教诲如同生命之泉,在古与今的对话中,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为深入了解儒学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探寻儒学…
莫道行路难,遵法路自宽
中国青年网驻马店1月19日电(通讯员张凤珠)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法治建设,创建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知识水平;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曲师学子三下乡:回访母校,感谢恩师,铭记美好时光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20日电(通讯员郑佳慧)“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楠大厦梁。亲切师生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百年华诞金樽举,教育兴邦翥凤凰。”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
普法宣传教育,共建法制社会
中国青年网驻马店1月16日电(通讯员张凤珠)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让公民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弘扬法治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前期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循法笃行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1月13日在山东省…
宣传普法正当时
法律作为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其普及和宣传是十分重要的。为加强社区居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循法笃行”实践队成员在山东省日照市进行集体实践后,各自前往家乡展开实践。有的实践队员认为,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