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1日电(通讯员 薛嘉瑜)文化之长河千年不枯,默默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文化之古树千年不倒,盘虬错杂的枝根深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文化之磐石千年不裂,奠定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涵。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为文化传承积淀了丰硕的果实,每一种文化遗产都是前人用智慧、汗水凝成的瑰丽珍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进一步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弘韵齐弦”实践团于2024年1月12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文化馆开展了主题为“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保证此次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实践团将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地实践阶段,资料整理感悟阶段。
在实地调研开始前,实践团首先召开了小组会议,明确了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及具体分工等。实践团成员通过浏览文献、阅读书籍、走访老年居民等方式了解了日照市当地特色文化,并查阅了其近年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制作了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当地青少年对日照文化遗产的知晓程度。研究发现,老年人普遍对当地特色文化比较熟悉,而青少年则是一知半解。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如何让下一代传承、发扬好传统文化,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新时代重要议题。为更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创新应用,实践团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选取日照市文化馆作为实践基地,深刻感悟文化创新带来的巨大生机活力。
来到日照市文化馆后,实践团成员先参观了日照市老照片。照片记录了日照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个关键性时间节点,以及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随着一张张黑白老照片映入眼帘,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置身历史场景,看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日照第一旅社外景;时间一转,又看到了十年后日照港第一次抛石填海的壮观场面,看到了举行撤县建市挂牌仪式上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也看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市级机关综合大楼和日照火车站的巍峨耸立。穿越历史,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对接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学习更加期待。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日照老照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琪 供图
参观完老照片,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艺术品展区。无论是柜中陈列的做工精细的手工艺品,还是墙上悬挂的惟妙惟肖的绘画、刺绣作品,都令实践团成员们叹为观止。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先后欣赏了刘氏盘扣艺术品、木版年画、日照农民画等一系列展品,近距离感受金石传拓技艺的精妙绝伦。在与一件件非遗文物精神碰撞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都被它们的魅力深深折服,不仅因为文物展现出的巧夺天工的工艺,更是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赏手工艺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琪 供图
非遗文物的参观让实践团成员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更加坚定了成员们传承、发扬好中华文化的决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来到了体验区。在这里,成员们亲身参与木版年画的印制、陶艺品的制作以及日照绿茶的冲泡,在动手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灵巧。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泡茶流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亓佳丽 供图
最后,实践团成员学习了传统特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对国家提出的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地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拍到的照片、采访的记录以及知识的记录等等进行拆分、排列、整理、装订、归档,同时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员们受益匪浅。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为人们展现出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一面,有的却正面临着消失风险。传承文化遗产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只有将文化精神内化于心,才能更有自信地向身边人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团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琪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2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