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细柳为线,织乡村振兴蓝图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思涵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16日电(通讯员 王思涵)为打破新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困境,探究非遗传承发展现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其注入创造性发展活力,怀着对临沭非遗柳编的向往,曲阜师范大学筑梦乡村熠青春实践团队于2024年1月15日,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为例,探究当地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同传承柳编传统手工艺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初识柳编,领略魅力

在韩村,实践队成员走访从事柳编生产、编织的村民,积极学习和交流,从柳编原料生产开始,了解柳编工艺品的制作原料生长和加工状况、柳编手工艺的多种制成品的生产工具和其制作流程等等。柳编所用的主要原料为杞柳枝条,经剥皮、晾干、熏蒸、加工后进行纯手工编织。

图为实践成员在了解柳编原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 摄

在村民口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柳条编织生活用品,从盖草房、制家具到做工艺品、编柳筐、提篮等。柳编制成品不仅是当地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用品,更是当地百姓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实践进程中就有一家柳编作坊,名为杨进邦工作室,其“柳色柳香,古朴古色”的氛围使人印象深刻,各种各样的柳条制品琳琅满目,小到葫芦、花瓶大至桌椅和《中国龙》等标志性作品,在他的工作室内里,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能找到,包罗万象。在杨进邦大师的手中,柳枝被赋予新的生命,在工作室墙壁上陈列的荣誉证书数不胜数。在大师的柳编设计手稿和进出口交易凭证泛黄的纸页上,见证了杨大师的柳编从业史,也见证着柳编的传承历史。近年来像杨老师一样的柳编传统非遗手艺传承者们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柳条编织出了许多独出心裁工艺品,使柳编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得到保障。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柳编制品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图为实践团队与杨进邦大师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 摄

深入柳编工艺,了解发展现状

脚步走至欧拉、白云、中国金柳等知名柳编企业,在欧拉公司,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柳编藤制品展示馆,在那里,一根根细小的柳条都得到了新生,从小而精巧的纸篓到别致的柳编收纳、家居摆设,从古典的屏风到欧洲风情的手提花篮,在精心的设计和精巧的搭配下,传统的柳编技艺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既保持了文化根脉,又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游人前来观光体验。

临沂白云工艺品有限公司,坐落于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是临沭县内最早将柳编和铁艺相结合生产工艺品的厂家,主导产品是柳条编织果盘、果篮、花篮等,每年的定货量在百万以上,目前我们以外销为主,并出口到中东,西班牙,意大利等地。目前,临沂白云工艺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样品设计室,产品干燥室,出口产品熏蒸室,大型样品陈列室和喷漆车间,基本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传承柳编文化,实现乡村振兴

在庆元县政府实践时,实践团队了解到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的柳编技艺有近1400年历史,其柳编器具,轻便实用,艺术美观,2021年临沭柳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青云镇将柳编文化与《柳毅传书》在此“落户”的故事连在一起,形成了杞柳之乡的特有文化。挖掘本土化的“美丽资源”,多次举办种传统柳编产品收集及展演活动,群众带着编有花边图案的“针线筐”、寓意喜得贵子 “升”、招财进宝的“元宝毙”等本土化的作品来展示售卖,增加了村民收入,传播了柳乡优秀文化。

近年来,临沭县大力发展柳编产业,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杞柳种植、编织加工、产品研发、出口销售产业链,目前全县有柳编工艺品企业400余家,近十万人参与柳编产业,真正实现了柳编产业带动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高质量的农业企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所说的几家柳编企业,从生产到出口,都有着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既能带动农民的就业,又能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了将传统文化传承和产业升级相结合的目的,走出了一条柳编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道路。

图为实践成员与村民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涵 摄

“文化传承永葆初心,科技加持点亮未来”,科技及网络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企业将搭上科技的快车,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借助京东和天猫等电商平台,开拓柳编系列产品的新路子,并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营销宣传等领域的运用。在“双减”政策下,更是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与红色朱村联手,围绕“临沭柳编”这一重点产业,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数字研学旅游基地,包括非遗传承、地质科普、红色教育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农产品和文创电商。

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柳编上下游产业,推动科技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有效衔接,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科技助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道路上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优质产业的带动及科技网络创新的引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体系相融合,移除传统产业发展低效率、低宣传、高成本等阻碍,开辟科学发展的新径,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跨越。把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促使乡村振兴早日成为现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3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开展期中家长会

(通讯员吴钰肖艳萍吴茜)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4月25日下午,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长雅中学初二年级组开展期中家长会。此次家长会……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开展集体阅卷工作

(通讯员肖艳萍曾希吴茜)4月22日上午,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综合楼三楼会议室进行初二年级组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阅卷工作。长雅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吴珂,初一道法学科教师汪希言以及全……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校内见面会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吴钰肖艳萍)3月1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实习见面会。此次会议由长雅中学党政……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黄思芸肖艳萍)为进一步部署落实实习队教学工作,3月20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行政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一次集体教……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非遗手工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七届“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长郡蓝田中学青烟校区开展…… 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调研访谈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乡村社区产业结构与发展现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实地相继走访了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石马山街道井泉社区、青…… 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以提高未成年儿童生理心理健康素养,助力社区教育和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核心,围绕留…… 肖艳萍 陈哲航 陈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田野间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为响应党的教育扶贫号召,深入基层体验支教生活,2024年7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七届“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长郡蓝田中…… 肖艳萍 陈哲航 邹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扫除浮华添生态,洒扫卫士保芳华 ——拾光实践队寒调第一天圆满结束
为了确保线上及线下问卷分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拾光实践队于2024年1月21日9时开始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了访谈表内容的制作,进行调研材料的完善和线上问卷分发工作。活动伊始,拾…
乡村治理有妙招——走进三河村的积分制
12月2日,西南政法大学媒介素养科普基地“数字新农人”团队走进三河村,对当地的积分制进行深入了解,探寻三河村的乡村治理妙招。追根溯源,何为积分制?据团队前期了解,2018年,积分制是作为一种扶贫举措写…
寒假社会实践 | 情系校友,“芯”火相传——王祥传老师专访
寒假社会实践|情系校友,“芯”火相传—王祥传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情系校友、‘芯’火相传”团队贯彻红色基因,南航精神,进行了本次活动。此次以采访优秀校友与老师的形式…
社区垃圾分类实施现状调研与优化升级探索 ——“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的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居民对于自身庭院周围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管理卫生状况,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社会实践队伍来到山东省菏泽市…
非遗文创携手行活动开幕
非遗文创活动正式开始——热情投入寒调,为非遗文创活动揭开序幕通讯员唐韵2024-1-212024年1月20日,大家为非遗文创活动的正式开始进行了预热。队长进行了每位成员的工作分配和时间安排,使大家有了初步的认识。…
杞柳绽光彩,耀眼苍山间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9日电(通讯员李康源)寻艺临沂,探索到临沭这座小城。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临沭,临沭柳编看青云。临沭蕴藏着一项已经存在了1400多年的宝藏——青云柳编。为探索在乡村振兴与“互联…
寒假社会实践 | 情系校友,“芯”火相传——周芳老师专访
情系校友,“芯”火相传——周芳老师专访2024年寒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情系校友、‘芯’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再度出发,寻访优秀校友,重温南航故事。周芳老师接受了团队采访,向南航学子…
传承文化,弘扬时代—— “传承文化,弘扬时代”社会实践队启动调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为了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传承文化,弘扬时代”社会实践队伍在多地开始了社会实践活…
走进环卫工人身边,看披星戴月人生——2024年拾光实践队关于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职业的认识与
(通讯员孙悦2024-1-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为了调查社区居民对环卫工人职业的认识与现状,让更多人了解到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的城市美容师,提升群众对他们的社会认可度,…
楷雕如意,探索奥秘——“寻脉非遗”
曲阜楷木雕工艺,源于古老的孔孟之乡——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寻脉非遗”实践队,来到这片富含文化底蕴的土地,深入探寻楷木雕工艺的魅力。楷木,又称黄连木,因其独特的纹理和质地,被选为雕刻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