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红色魂,“书图”同归辈辈传
(通讯员李美莹)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永远跟党走”2024年寒假社会实践团以韶山村红色文化为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不负‘韶’华红色魂,‘书图’同归辈辈传”为主题的实地调研,实践活动于2024年1月18日正式拉开序幕。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灵感先行,辈辈相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团队成员怀着崇高的敬意,追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光辉历程。此外,团队的三位成员联想到自己的祖辈或父辈曾在青春时期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敬仰走进韶山冲,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和荷花池前,留下了宝贵的照片,承载着弥足珍贵的回忆。虽然照片已泛黄,但那颗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的心永不褪色。
一张照片,记录着那段峥嵘的青春记忆;一张照片,连接着家庭代际的沟通;一张照片,镌刻着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追逐五星红旗的光辉中,实践团愿以此特别的方式,迎接2024年的新气象、新面貌、新生活、新征程。
韶山之行,意义非凡
中华福地,人杰地灵。韶山,因舜帝南巡至此奏韶乐而得名,因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蜚声中外。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韶山是长株潭都市圈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获数十项国、省级荣誉,并入选数十项国、省级试点示范基地,多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长安杯”和“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南大学人文学科高质量发展、践行人文学院“文以化人、行健不息”的院训,作为人文学子,我们深感赓续红色精神的责任在肩,积极参与2024年寒假“永远跟党走”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追寻红色基因的足迹,用心灵感悟红色文化,用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力争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为红色文旅、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师生同行,扎实调研
指导教师 王晓生
江西都昌县人,现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媒介经济学,媒介社会学研究;中国现代新诗研究。发表相关论文若干篇。
指导教师 田杰
河南项城人,现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教育学党支部书记,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发表相关论文若干篇。
团队负责人 李美莹
来自江西万载,共青团员,现担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2305班的团支书,是中南大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价值引领课堂、人文学院朋辈心理互助会的一员。对党忠诚,积极入党,关注乡村振兴事业,热于投身公益事业,期待在此次调研中深化历史认知,和队友团结协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创新方案!
团队成员 刘欣仪
来自湖南郴州,共青团员,现就读于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308班,在班级中担任团支书一职,同时是中南小团子运营中心的一名干事。此次“韶山行”社会实践让我变得更加勇敢,不畏困难,不畏风雨,在红色文化宣传事业中体现人生价值。
团队成员 金栩妃
来自天津市河西区,共青团员,现就读于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305班,在班中担任宣传委员,是中南大学学管会干事、中南云麓谷的一名成员。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紧跟党的脚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红色文旅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团队成员 龚佳雨
来自湖南常德,共青团员,现就读于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305班,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爱国爱党,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重在思考,重在行动,让我努力成为一个履践致远的有为青年。
团队成员 苏涛
来自宁夏银川,共青团员,现就读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2305班,担任学生会学术部干事。爱党爱国,拥护党的事业,积极关注红色文化发展。以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为契机,探寻韶山红色足迹,深入了解先辈精神,为红色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本次实践团五位成员。通讯员 李美莹 供
齐心协力,共创佳绩
团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我们像祖辈、父辈一样,重走韶山路,重温峥嵘岁月,让青春底色增添一抹革命“红”!
通过追寻先烈的足迹,走出特定形状的路线;实时记录制作创意明信片、路标、集章、纪念币等文创产品、制作独创纪录片;用真情实感的朗诵来歌颂红色历史,强化实地感受;呼吁增设相关的旅游设施、人气打卡地点;突出红色文化与家庭教育的连通性,强化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加红色文化发展和高校的合作机会,培养更多青年人才;畅通青年学生和红色教育基地宣传的渠道,增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实地调研乡村情况,促进红色文化事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协同发展。以文字、视频、活动等多种方式,团队成员将深入红色基地的真实感受传达给更多人,传播红色文化一脉相承的蓬勃力量。
通过深入基层的实践历练,实践团将自身的思考投射到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中。为发掘韶山红色文化资源,加快红色资源的现实价值转化,实践团深度走访,提出创新性意见;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做出原创性贡献。实践团致力于在人文学科的诗意天地中深耕,让“价值与意义”成为团队成员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明亮注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8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