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发扬泥塑技艺,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6日电(通讯员 潘玮佳)步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泥塑的发展现状,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积极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2023年1月11日下乡到达聂家庄开展实践活动,了解泥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解决方案。
深入线下考察,了解泥塑非遗魅力
1月11日上午实践队成员到达聂家庄泥塑传承人聂师傅的家中,与聂师傅会面,观赏了聂师傅制作的泥塑手艺品。
聂师傅将摆列在观赏橱窗的各类泥塑做了简单介绍,并表示聂家庄泥塑发展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特色。在泥塑外型方面,形状似虎,故人们称其为“泥老虎”;在泥塑色彩方面,聂家庄泥塑色彩鲜艳,搭配融洽,富有美感,传统泥塑身上的花纹也有象征意味。最具特色的是泥塑的“声”,经聂师傅演示,实践队员了解到聂家庄泥塑可以发出“咕嘎”的声音,泥塑的形象顿时鲜活起来,富有动态感。聂师傅的简单介绍使实践队员更深入了解认识到聂家庄泥塑的魅力。
图为摆列在观赏橱窗的泥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玮佳 供图
走访实践调查,了解泥塑发展现状
为从多方面了解泥塑发展现状,进行了村中民间调查。社会实践队员对聂师傅进行了访谈,“聂家庄泥塑在明朝腊历年间就有了,但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不让做了,直到再后来中央挖掘民间艺术又发展起来了。”
社会实践队员又寻找多位村民进行了调查问卷,以便了解更多有关泥塑的发展情况。随着活动的深入调查,社会实践队员掌握到聂家庄泥塑发展历程曲折,目前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后继传承人少,泥塑手艺品销路少,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凸显出来,
有关后继传承人少这个问题的出现,村民反映到可能是由于当今社会对教育文化的逐渐重视,更多的青少年处于接受教育阶段,未来利用所学知识可以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便不再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导致非遗传承出现被忽视的现状。
关于泥塑产品的销路问题,目前大多处于线下销售,购买手艺品要到本地购买,但由于聂家庄泥塑产于乡村,对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就导致销量不会很高,使泥塑手艺品促进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优势下降。而且当地村民大多数是老年人制作,销售泥塑手艺品,对于利用科技网络销售意识薄弱,加之老年人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影响小,不会使用网络,只能在年轻人的帮助下实现第二个销路的拓广。
产品类型单一也是泥老虎发展受限的问题之一,类型单一导致消费体验单一易使顾客产生审美疲劳,回购者会大大减少。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进行调查问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玮佳 供图
亲自实践制作,创新泥塑未来之路
社会实践队员亲自上手绘画泥塑图案,在制作过程中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绘画过程,若经验不足,会出现手抖的情况,便绘制不出精美的成品。聂家庄泥塑手艺品的图案每一笔都是动手画出来的,所以这意味着每一个手艺品都不一样,各具特色。
社会实践成员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泥塑目前的发展现状,探讨得出泥塑图案的创新是促进聂家庄泥塑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手艺人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富有特色的“新老虎”,比如“抗疫”老虎,“航天”老虎,“动漫”老虎等等。图案的创新也会增加产品的类型,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促进泥塑手艺品的销售和创造性传承,有利于乡村振兴。
通过打造产业园,创建完整的销售体系是促进泥塑未来发展与传承的又一解决方案。聂家庄泥塑的手艺人都没有较大规模的专属工厂,店铺分布也较零散,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导致手艺品会出现假冒伪劣的情况,所以建立产业园,可以确保产品质量,获得规模较大的购买商,获利较多。这也有利于泥塑非遗的传承,使其历久弥新。
图为社会实践成员动手绘制泥塑图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玮佳 供图
泥塑,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此次对聂家庄泥塑非遗的社会实践考察,社会实践队员深刻了解到泥塑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深刻认识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和传承的重要性和促进乡村振兴的迫切性。实践队员通过创新泥塑图案和打造泥塑产业园等形式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在聂家庄泥塑的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玮佳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8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