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更切实了解柳腔文化,更好展开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探柳寻腔实践团在1月20日采取线上查找资料+线下实地调研的方式,加强对柳腔文化的了解,顺利进行社会实践。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柳腔起源于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灾、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流民甚多。因为乞讨困难,因此流民便利用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该声调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柳腔,这一独特的戏剧形式,源自我国山东即墨地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剧目包括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以及现代剧目40余个。这些剧目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社会现实等多个领域,通过柳腔独特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尘埃之微,补益山海。探柳寻腔实践团立足实践,通过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调查、文化宣讲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了解、认识柳腔的起源与发展,提高群众对戏剧柳腔的了解程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柳腔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1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