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聆古城南音流韵 赏悬丝木偶匠艺

来源:集美大学 理学院 作者:集大“拾遗臻艺

聆古城南音流韵 赏悬丝木偶匠艺

为深入泉州非遗资源,探寻“闽人智慧”和非遗文化的契合点,感受非遗文化魅力,1月16日,集美大学“拾遗臻艺 匠造芳华”实践队走进泉州南音研究社、木偶书店,感受泉州南音古韵流香,欣赏提线木偶艺术精粹。

一、丝竹相和,执节者歌——泉州南音

古城泉州,南音流韵。实践队走入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感受南音之美,欣赏音乐史上的“沧海遗珠”。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又称“南曲”“弦管”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南音”是泉州文化瑰宝“五南文化”之一,是泉州文化的重要名片。南音这一古老音乐穿越了历史长河,几度沧桑歌未歇,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南音乐器琵琶

“琵琶弦索吟不尽,一声拍板几声萧。”泉州南音研究社成员向实践队详细讲解了南音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示了由琵琶、三弦、洞箫、二弦四件构成的“上四管”这一常见的南音乐器组合,并邀请实践队队员近距离感受与体验,弦管袅袅,古韵悠悠。

实践队欣赏南音表演《望明月》,感受南音雅韵。泉州南音用低调的泉腔方言府城腔演唱,唱腔字正音准、韵律优美。南音的指谱里刻录着中国晋唐以来大量的音乐历史信息和活生生的音乐形态。千年雅乐,当今之音,通过“南音” 这把钥匙,实践队一窥盛唐的气象。

图为实践队队员聆听郑芳卉老师的讲解

南音研究社社长郑芳卉老师向实践队介绍了南音研究社的由来,更从乐器组合、表演形式、曲式结构、节拍结构等方面讲解南音演奏之美。郑芳卉老师与实践队深入交流,分享了自己在南音学习中如何突破发音瓶颈的经历,强调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如何创新与推动南音发展的问题上,郑芳卉老师提到自己一是在南音基础上加入合唱因素,创新南音多声部合唱,拓展普及性,二是在南音中融入流行乐因素。“听古乐而思卧,听新乐而忘倦”,二者都是创新南音的风格,架起桥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新一代青年学子主动学习南音。

古远音律,千回百转,细腻丰富,郑芳卉老师教实践队队员学唱“三千两金”,南音文化沁入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中。南音悠延,弦乐曼妙,实践队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长撩曲中,在慷慨悲歌、一唱三叹的叠拍声中,品味南音的文化底蕴,感受南音的艺术价值和无限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为实践队队员与泉州南音研究社成员的合照

二、悬丝指尖,演绎万千——泉州提线木偶戏

“刻木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所云木丝也。泉人最工此技。”实践队走进木偶书店,观赏泉州提线木偶戏,深入了解泉州提线木偶文化。

泉州提线木偶戏,又称“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一种具有强烈仪式色彩的地方戏曲,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历经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与积累,泉州提线木偶戏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我国木偶戏形形色色,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

泉州提线木偶剧团成员从我国木偶的分布、泉州提线木偶、木偶的历史与制作等方面向实践队介绍了木偶文化。“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木偶戏内容包含古今、内容丰富,提线木偶的生命在历史中不断拓宽。

图为《钟馗醉酒》表演

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以悬丝操纵古今。提线木偶戏的表演主要依靠演师用手指牵动悬丝来完成,其精湛、繁杂而准确的操线功夫让表演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小小的偶人被演员赋予生命的温度,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与冷暖。木偶剧团表演了《钟馗醉酒》、《小沙弥下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操演技艺、髙亢的傀儡腔调,令现场观众荡气回肠,实践队在木偶线的舞动中切身感受民间表演艺术魅力。

为深入了解木偶戏,实践队对木偶剧团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采访,就接触提线木偶非遗技艺的契机、学习技艺中的困难、非遗技艺的传承难点等问题展开交流。木偶剧团成员告诉实践队,现在有很多人在接触这项非遗技艺,但是坚持下去很难,提线木偶的学习需要很长时间,要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木偶书店的合照

泉州提线木偶戏历经千年薪传而不辍,在历史的进程中,提线木偶戏已演化为泉州传统民族文化情结和地方文化的智慧结晶,小小的提线木偶承载了一个城市集体乃至数十代人的文化形态和共同记忆。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精妙绝伦的艺术,三十多条的悬丝演绎着包罗万象的生命故事。从非遗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是这一古老戏曲赓续薪传的内在动力,非遗宣传与文化弘扬也助推其传承与发展。实践队深入了解提线木偶戏非遗文化,创新叙述方式制作宣传视频讲好非遗故事,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这一课题的看法,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1月2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展开线上问卷发放工……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

为促进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6日中午11: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7教室召开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队员参与。此次会议主……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三次会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优化问卷题目,12月30日下午19:0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科技大楼9509教室召开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成……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二次会议

为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地讨论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2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

为加强实践队队员对课题的理解,促进队员之间相互了解,推动后续寒调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3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负责人王……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健康万家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关键课题。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湖北师范大学……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责驻心间

食安天下,责驻心间2024年12月1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正式建立,课题为“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我有幸作为队长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非遗文化现风华,一曲茂腔云中来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与儒偕行贯文脉,与时俱化谱新篇”实践队成员于1月22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走进诸城市桂文艺术团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的魅力,深入了解茂腔的历史文…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进社区,敬老爱老
活动目的∶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秀传统,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就应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去给予老人呵护和关怀.所以实践队决定,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中参加社…
宣扬红色文化,实地考察调研 ——2024年萤火虫实践队寒调第三天活动圆满落幕
红色文旅的意义在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际交流。通过红色文旅,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
知识如阳光,情谊似春雨
知识如春雨,情谊似阳光——曲阜师范大学学子在遗棠村的社会实践掠影2024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青春行动”小分队成员前往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了一次深入的社会…
守护平安,筑牢防线
守护平安,筑牢防线——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为了深入理解社区管理与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区青春行动小分队的成员高晨宁于2024年1月23日访问了潍坊市佳利秀水小区…
聂家庄泥塑的前世与新生——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调研队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5日电(通讯员王超),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加重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独具魅力,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切实了解非遗在当地的传…
尚古品韵博物行 探文求创得真知
尚古品韵博物行,探文求创得真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024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知’”实践队的队员张悦在著名的书画之乡山东省菏泽市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拜访当地博物馆…
“互联网+”赋能柳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互联网+”赋能柳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柳编,一项拥有七千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是我们祖先在物竞天择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发明创造,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山东临沭,素有“中国柳编之都”称号。为让“…
益暖童心,筑梦起航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社会弱势…
拾柳编遗韵,观今日乡村
中国共青团临沂1月16日电(通讯员蒋孟君)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临沂市临沐县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柳编产业链现状,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