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调查山东省的劳动教育与研学市场供需情况,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队员于1月16日至1月22日在山东省各地市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研。
实地调研,了解现状
2023年1月17日,实践队员在烟台市龙口市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同时在网络上进行线上问卷调研,调研对象为大学生及研究生。调研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均有所了解,大多从小学起便开始接受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劳动意识但掌握的劳动技能较少。实践队员与调研对象进行沟通时了解到,大学生参与校内集体劳动次数较多,但很少有人在家里主动做家务。大部分调研对象表示,大学开设的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较少,但是可参与的集体劳动较多,并且大都表示愿意参加集体劳动。调查发现,大部分调研对象对研学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中学时期都参与一次或多次研学旅行,时间大都为寒暑假,但大学期间从未参与过研学。最受欢迎的主题为自然观赏型和体验考察型。大多数调研对象表示学习与研学旅行并不冲突,且对研学旅行本身不排斥且认为研学旅行可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但不愿参加强制性的和需要提交作业的研学旅行。调研对象大都认为在研学途中专业的研学导师是最重要的。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琳 供图
观徐镜心故居,调查研学市场
2023年1月18日,实践队员来到龙口市黄山馆镇馆前后徐村徐镜心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研学市场供需情况调研。到达村子后,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顺着敬祖坡向上走,路边随处可见记录徐镜心优秀品格的画,边走工作人员边向我们介绍徐镜心的生平。据工作人员介绍,徐镜心,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是同盟会的北方领袖,曾领导山东独立,反抗袁世凯称帝,牺牲时年仅41岁。首先到达的地方是徐氏先祠,这座祠堂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已有约400年的历史,祠堂对面的牌子上印着徐氏家训:勤俭,自立,笃实,孝德,礼贤,友善,忠信,互助。参观完徐氏先祠,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前往故居,工作人员说故居所在的胡同被称作东福兴巷,因为徐镜心的父亲曾创办东福兴顺的商号,该胡同因此得名。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故居始建于嘉庆二十三年,属于典型的胶东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到寒暑假,就会有龙口市或者周围县市的中小学生来此处研学,烟台大学也经常会组织学生来研学,龙口市各村干部也经常来参观学习。
图为工作人员在向实践队员介绍基地研学市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琳 供图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故居,故居东门上方铭刻着四个大字“竹韵松聲”,工作人员讲解道这四个字彰显了徐氏家族要求他的子孙后代做人要堂堂正正,有竹子一般清高的品节和松树一样傲寒不屈的性格。故居分为两部分,起居室和展览厅,起居室就是徐镜心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屋内摆放了许多照片,其中包括徐镜心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徐镜心的后代等。展览厅内陈列了徐镜心曾用过的文物和遗留下来的书报手稿,墙上还张贴了一些徐镜心的大事简介。接着工作人员又带领实践队员去到故居对面的文明实践广场,路边的墙上全是徐镜心的生平事迹,在广场上有一棵古槐树和古栾树,与当地村民交谈得知,这两棵古树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随后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了农耕文明实践基地,首先参观了打谷场,打谷场有一个大稻草人,墙上装饰了许多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小挂件,打谷场内有一个棚子,棚子里悬挂了许多古老的农具,当地村民向实践队员一一介绍了这些农具的名称并展示了它们的用法。顺着杏园路往前走,有一个石磨和一个石碾,当地村民说这两个工具至今还在使用。当地村民有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一口古井前,据村民介绍,这口古井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年寒暑假期间都会有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团来实践基地参观,但是除了来此做调研,几乎没有大学生来过。村民说中小学生对这些农具充满了兴趣,但是他们几乎一个农具都不认识,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就是亲自动手使用这些农具。随后,村民又带领实践队员体验了龙口特色非遗美食—排骨包子的制作过程,当地村民说龙口排骨包子也叫做“冠军包子”,因为奥运冠军张常鸿非常喜欢吃这个美食。
图为徐镜心故居内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琳 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龙口市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了解状况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了解到徐镜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研学市场供需情况,为接下来的调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4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