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1日电(通讯员 贾涵)为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1月17日至21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拜年之“译”脉相承社会实践队于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济南市、山西省运城市、海南省海口市等地开展以传承拜年习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了解和传承春节传统文化,实践队员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并在此过程中对保护与传承拜年习俗的意义有了深刻体会。
深入实地调查,明确年俗现状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急剧变化、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以及无良商家和媒介的炒作等原因,春节传统年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受到冲击,春节的年味已逐渐淡化,特别是身在在城市的年轻人对春节年俗文化的无知和冷漠令人堪忧。
实践前期,实践队员为明确年俗传承现状,确定实践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不仅在线上大量发放调查问卷,同时也深入社区、村落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进行了对现在年味变淡以及拜年习俗的认识与看法。
根据问卷数据和采访结果显示,如今人们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快,民俗年味越来越淡。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对拜年习俗的起源和历史并不是很了解,主要通过长辈讲解和网络途径这两种方式了解拜年习俗。线上及线下两种拜年方式相比,多数人仍更加偏爱传统的线下拜年,但对线上拜年的形式接受度较高,少数人认为拜年是一种压力和负担。线上分发问卷和线下采访为实践队队员们提供了许多具有参考意义的数据、看法和建议,为后期设计并开展多元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线下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涵 供图
线上分享寻年脉,亲手制作意传承
实践队员于各自的家乡拜访家中长辈以及搜集资料,对家乡拜年习俗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从年味变淡的原因、拜年习俗的起源、由来以及意义、拜年习俗的发展过程、拜年的常见方式、拜年的注意事项、如何传承拜年习俗等方面进行了线上会议的分享,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实践队员展开了对拜年习俗更深的体验和探寻。
图为线上分享会议截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涵 供稿
实践队员探究出对拜年习俗传承的各种创意方法,依托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实践队员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验与传承。实践队员一同制作剪纸、贺卡等作为拜年的伴手礼,在年味变淡,拜年意识淡化的过程中,这种倍具心意的小礼物能为拜年增添一抹色彩。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于线上合拍手势舞、接力合唱等创意视频,在传统拜年习俗的背景下更具新意,同时激发年轻群体对拜年的兴趣。
图为实践队员共同制作剪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贾涵 供图
老少共论年味浓,代代相传年脉广
实践队员于社区、村落的老年活动中心等地向老年群体询问当地的拜年习俗的具体内容,同时采访其对如今拜年与过去的不同之处以及感受,向老一辈深入了解拜年习俗的变迁便于更好地传承。此外,实践队员邀请老年群体与实践队员一同前往幼儿园、小学进行拜年习俗的宣讲,通过询问儿童对拜年习俗与年味的感受进行对比,更能体现拜年习俗在几辈人之中的传承与变迁。儿童们积极对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进行提问,展现出他们对拜年习俗的好奇,他们一同重温拜年习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百节年为首。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最有广泛影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个传统的大年节了,甚至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部分东亚和东南亚民族也过春节。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探寻拜年习俗,感受拜年习俗,传承拜年习俗。传承千载的春节年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化不掉的根,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情怀,中华民族子孙应该珍视、保护这根和泉,并使之世代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7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