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韵新声,艺海璀璨之花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尹嘉伊

大学生网即墨区1月23日电(通讯员:尹嘉伊)

在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寻文曦光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广播电视台,观看即墨柳腔剧团举行的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国家级非遗即墨柳腔展演”。此次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传统艺术的视听盛宴,不仅展示了即墨柳腔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濒临失传的地方戏曲剧种。

活动伊始,即墨柳腔剧团演员姜昊、宋雁州以精彩剧目《姊妹易嫁》拉开序幕,华美的人物造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细致入微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赞叹不已。实践队队员沉浸于柳腔的魅力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场戏剧的盛宴。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的柳腔表演剧目《姊妹易嫁》。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活动中,实践队队员向即墨柳腔剧团负责人了解到,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

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巧妙的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融,犹如珠联璧合,形成这独特的艺术形式。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柳腔就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的演唱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雅称为“柳腔”。该声腔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

柳腔的传统剧目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它既反映着中国历史的社会大观,也体现着即墨地域性的人土风情,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自诞生以来,柳腔便在即墨地区流传,2008年6月7日 ,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中璀璨的瑰宝。

活动结束后,姜昊老师亲自指导实践队队员们学习柳腔经典表演动作“刀枪把子”。戏曲表演老师分别为孩子们展示了小快枪、单刀枪、棍花等高难度动作技巧,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一段动人的故事,令队员们惊叹不已。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表演老师学习柳腔经典表演动作。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在即墨,从七八岁岁小孩到近90岁耄耋老人,每个年龄段都有柳腔爱好者。近几年,即墨为了传承即墨柳腔,每年都会组织上千场演出,并且开展柳腔专业人才培养。即墨柳腔剧团演员们在台上为当地村民演唱柳腔,台下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坐在三轮车上的、站着的、坐马扎的…… 在现场,上百名村民围在戏台前,听着台上语言朴实、不同曲调的柳腔戏曲,观众情绪十分高涨,而一天的柳腔戏曲表演也让柳腔迷们过足了瘾。据即墨柳腔剧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即墨市每年都会组织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其中每年带给市民1000多场柳腔演出,极大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村民了解即墨柳腔。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从民谣、古诗再到经典唱段,这些都彰显了即墨柳腔的魅力。在旧时,听一曲醉人的柳腔是即墨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而在新时期,凭借浓郁的乡情音韵、通俗的新老剧目,柳腔仍是活跃在即墨一带的文艺形式之一。柳腔一响,“针尖扎在指头上,枕头当成孩子抱”的现象今古皆然。

百年即墨柳腔,有着十足的古韵,但是想要在“文化日日新,生活月月异”的新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困难重重。

首先,难在人才的缺乏。老一辈柳腔艺人已接近风烛残年,他们对柳腔的一腔热望难以找到继承,传艺之人老,学艺之人少,使柳腔传承极其尴尬。其次,难在语言的突破。过于“纯正”的即墨方言时过境迁,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老态龙钟,使它不可能传播得更远。再次,难在市场的开放。柳腔在老一辈与其爱好者中仍留有余热,这也得益于青岛市对柳腔剧团的大力支持。此外,如何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更靠近柳腔成为面临的新问题。

针对这样的困境,实践队队员有幸采访到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的保护单位负责人、即墨市柳腔艺术中心主任。他跟实践队队员分享了他的经验与应对,近年来,即墨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用于柳腔剧团演出设备的更新、送戏下乡演出和新剧目的编排,为柳腔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培养传承人。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0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召开第三次部门例会

(通讯员罗子怡张晋源朱滢)4月9日12:30,为帮助志愿者熟悉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于逸夫图书馆126研讨室召开第三次部门例会。与会…… 罗子怡 张晋源 朱滢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生会健服部举办第四次健美操训练

(通讯员张容华熊圆鑫刘佳嘉)为展示团队风采,迎接复赛考验,4月8日12时,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以下简称“健服部”)在景德楼拍摄了健美操成员合照并开…… 张容华 熊圆鑫 刘佳嘉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结核病知识竞赛初赛

(通讯员王嗣惟罗安婷李晓雪)为了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3月14日19时,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健康服务部(以下简称“健服部”)于景德楼中栋11…… 王嗣惟 罗安婷 李晓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举办第一次健美操训练

(通讯员于佳瑶马雨朦许清丽)为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和备战即将到来的健美操比赛,3月8日19时,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健康服务部(以下简称“健服部”)在田径场风雨长廊举行了首次全体健美…… 于佳瑶 马雨朦 许清丽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召开第二次部门例会

(通讯员何非璇柴玥琪刘校源)为帮助志愿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12月8日16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于景德楼中栋111教室召开第二次部门例会。参会人…… 何非璇 柴玥琪 刘校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健康服务部举办荣耀杯决赛

(通讯员于佳瑶熊圆鑫刘佳嘉)为进一步激发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男生角逐荣耀杯冠军的热情,公管院荣耀杯决赛于11月10日15:00在景德楼中栋107和109教室举行。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 于佳瑶 熊圆鑫 刘佳嘉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健康服务部举办荣耀杯初赛

(通讯员吴宛玲罗安婷白子淇)为宣扬公管风采,彰显男生魅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公共管理学院健康服务部于11月9日19:00在景德楼南栋201教室及桃花坪实训楼201教室举行公管院男生节系列活动…… 吴宛玲 罗安婷 白子淇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最新发布

缅怀乡贤,传承文化
为深入了解乡贤文化,缅怀历史上的有代表性的乡贤人物,弘扬乡贤的崇高品质,提高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岁岁黄河岸,悠悠载文瀚”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1月18日在山东省潍坊市…
传递阅读之火,点燃社区之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递阅读之火,点燃社区之光社区图书馆在居民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社区居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学习机会。为发挥服务精神,深入社区生活,202…
赋能乡村振兴,踏聂家庄寻泥塑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桐梓1月15日电(通讯员李菲菲)非遗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在中国文化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腾飞的现代更是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丰富了生活文化和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深…
学习君子人格,树立廉洁典范
儒家君子人格是一种被视为高尚品质的道德观念,对于大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深远影响。廉洁文化则是高校教育中提倡的一种道德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廉洁自律、公正无私的品质。将儒家君子人格…
追寻红色,弘扬底蕴
追寻红色光辉,弘扬底蕴力量——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通讯员孟妍2024-1-25)2023年1月25日,寒假调研社会实践活动迈入第五天,以“追寻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萤火虫实践队依然充满激情,天朗气…
践行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新风尚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民族的进步,依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为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美好型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
展开感恩教师活动,巧手诉恩情
为更好地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少年感谢恩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春风化雨恩,启航向未来”实践队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开展了以围绕“弘尊师之道,表感恩之心”的社…
访谈进行中,走进云南扎染文化
霁月光风实践队寒调活动顺利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实践调查大队霁月光风实践队自1月25日正式开启访谈工作,本次活动参与人员…
曲园学子三下乡——汇聚乡贤之力
村规民约和民风民俗体现着乡贤文化的传承,其大多以通俗语言阐明乡党邻里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规范,以及过往迎送、婚丧嫁娶等礼仪俗规。在彼时教育不普及、乡民文化不高的情况…
童心向阳,温暖相随
童心向阳,温暖相随在当今社会,因为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压力增加,儿童成长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实践队队员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向福利院的孩子们传递一种关爱与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也借此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