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木旋玩具” ,非遗之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G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4日电(通讯员解帆)非遗,民族文化的精神植被,民族精神的血脉延伸。每一项,都承载着一段回忆,印证着一段历史,一代代的匠人,将温度凝于双手。非遗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让我们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走进非遗,感受其中的文化底蕴,让他们成为我们孩子内心的力量源泉。从刺绣、剪纸、陶瓷、木雕、漆器等、蜡染、银饰、螺蛳粉等非遗文化的展示,通过与“民族艺术的对话”对非遗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爱民族的情怀,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024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来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国家级非遗木旋玩具博物馆”,探索学习非遗传统木旋玩具制作技艺与文化,为这门老手艺传承保护和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

郯城木旋玩具,俗称“耍货”,因其大多数部件在旋床上旋制而得名,是由樊埝村村民创造,供儿童玩耍的一种集民间绘画、手工技艺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它利用丰富的色彩、夸张的纹饰、简洁的造型,来体现人们的古朴的审美观和美好的祈愿。共5大类,100多个品种。它的颜色以红、绿、黄三色为主,图案则多为各种花卉、动物等吉祥花纹,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1月22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队员通过预约来到郯城县港上镇国家级非遗木旋玩具博物馆。实践队员通过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郯城木旋玩具第十九代传人樊森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到木旋玩具的发展现状,同时,樊老师现场展示并介绍了木旋玩具的工艺流程。木旋玩具的制作步骤并不简单,需要先备料、下料,然后再制毛坯,后进行砂光、打底,然后需要二次砂光,在进行彩绘,最后上清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定的手艺,若手艺不精不细,那么制作出来的造型就会不好看,因此需要长期的练习。

图为樊老师给实践队员介绍木旋玩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解帆供图

通过樊老师向实践队员讲述木旋玩具的历史文化发展,实践队员了解到,郯城木旋玩具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富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在发展的过程中,郯城木旋玩具的木旋工艺形成了以圆柱形为主,局部凸凹、粗细结合、曲线流畅的表现形式,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郯城木旋玩具起自明代,至今已五百多年。据《樊氏族谱》记载:郯城木旋玩具始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樊氏七世祖木从江苏赣榆逃荒至沂河畔樊埝村,在此定居。樊木最初制作木制玩具的目的是供自己孩子玩耍,乡邻孩子们也竟相索要。樊木由此发现商机,改进工具,发明旋床,批量生产木旋玩具,走街串巷、赶庙会,换取钱财贴补家用。这种手艺代代相传,曾经形成了“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的繁忙景象,至今已传承了十九代。

图为樊老师工作室中的木旋玩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解帆供图

郯城木旋玩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在造型、图案和色彩上都体现了农村的文化气质和特色。如虎头图案,寓意可以辟邪,表达农村人们对虎的崇拜和敬畏。它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例如高低棒人,以墨勾线,用墨打底,强调墨线的筋骨作用,头可摇动,各具神态,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艺术才华,被中国美术馆、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收藏。它还具有民俗研究价值。郯城木旋玩具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艺人熟知本地域的自然环境、习俗传统和生活方式,因此,木旋玩具承载着当地民众的信仰、情感、认知和行为方式,对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用传统的、朴素的、纯正的手艺去守住精神家园,用现在的新观念、新方法,还有新技术、新工具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服务当代社会”,樊老师在采访中说到。实践队员的参观过程中,深受其吸引,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尝试体验了木旋玩具的制作过程。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木旋玩具制作工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解帆供图

实践队了解了郯城木旋玩具这门手工艺的跌宕起伏和百年坚守,更深刻体会了新时代木旋玩具的传承和坚守。本着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的宗旨,“探非遗,拾古韵”实践队不断践行着更好地将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努力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先行者。

图为实践队员与非遗传承人樊老师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解帆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7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相生的奥秘,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国粹魅力,厚植文化底蕴,…… 曹欢 尹思 张权威 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物业管理智能化科技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科技化——曲阜师范大学“法治社区青春行”实践团线下实践中年青年网德州1月26日电(通讯员熊嘉慧)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法治社区青春行”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走访居民…
青春共筑-绿色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越来越高,环境问题亦越来越严重。继温室效应,酸雨之后,“垃圾围城”成为棘手的难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绿水青山就…
绿色环保校园行,节能低碳见未来
绿色低碳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举手投足皆可践行绿色低碳。为提升学生以及社区居民们“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环保意识和节能能力,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和节能降碳知识,2024年1月20日返家乡共践队的…
曲阜师范大学声援未来实践队:戮力同心燃微光,助力听障明未来
1月23日电(通讯员李思雨)性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不仅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他们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的基石。为了让听障儿童更好的接受性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公平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声援未来实践队于…
寻非遗技艺,续文化薪火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2日电(通讯员刘钰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促进精神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寒调第六天心得体会内容
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摄影剪辑组纪德雨此次调研活动的主题是关于非遗与文创。在此之前,虽然我对这方面有一些了解,但更多停留在书本层面。而这次活动让我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
蒲公英实践队成员第六天实践总结
(通讯员段枨捷2024-1-26)为切实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蒲公英实践队全体成员继续昨日访谈的工作于2024年1月26日开展寒调第六天实践活动。9时,全体成员坚持打卡…
心中悬法律之明灯
在我心中高悬这两盏明灯,一盏是信仰,一盏是法律,如果说信仰是前进的方向,那么法律便是前进的航标。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如果我们是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那么,法律就是我们的导航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
汇集四方文化特色,承载民众希望精神 ——2024年先锋实践队第六日圆满结束
(通讯员占鑫2024-1-26)今天我的任务是了解历史久远、流传至今的“富池三月三庙会”。富池三月三庙会是富池地区举行的一个盛大民间节日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三,湘鄂赣三省边区老百姓汇集富池镇参加祭祀活动和赶…
寒调第六天心得
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材料收集组占鑫心得内容今天我的任务是了解历史久远、流传至今的“富池三月三庙会”。富池三月三庙会是富池地区举行的一个盛大民间节日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三,湘鄂赣三省边区老百姓汇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