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是推动我国社会公平的关键一环。中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为了进一步研究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象,推动我国教育一体化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躬耕教坛传承队员于2023年12月10日到2024年1月20日在山东各个城乡学校进行实践调研活动。
召开线上会议,做好实践准备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城乡之间仍存在一些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问题,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重心逐渐从硬件条件的不均转向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的差距。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以后,如何提升到优质均衡的层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当前,中国城乡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我国城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94年,乡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94年,城乡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差了3年。且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产生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在调研开始前几天,队员们先通过开展线上会议的方式,交流每个人对城乡教育的了解和认识,确定此次调研的重点,并指出了在调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调研的顺利展开做好了准备。然后队长总结归纳队员们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方便信息收集整理。
实地走访学校,了解教育资源差异
躬耕教坛传承队队员于2024年1月20日实地走访了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多所学校,通过让老师、学生、家长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初步了解学校设施情况和教育教学情况。队员发现莱芜区作为比较落后的城市,其教育资源情况的确差于济南城区的学校,而且莱芜区内多所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有差异。
在目标人群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通过简单地交谈队员们发现,不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人们都普遍希望教育环境可以进一步改善。同时,队员在实地走访中也观察到许多学校已经有进一步改善的计划,可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从未停止,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目标指日可待。
图为躬耕教坛传承队召开在济南市莱芜汶源学校进行实地走访照片。通讯员 张佳怡 供图
面对面采访老师,了解最真实教育情况
“做教育是能把我们所知道的、所懂的、所拥有的东西传递给别人的一个最好的方式。”在接受采访时苗山镇小学的马老师这样说。可见教育工作对于老师来说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在谈到城乡教育问题时,马老师说指出了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地方财政有限,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无法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工作,导致优秀教师流失、整体教师素质较弱、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其次,学生择校问题严重,优秀生源迅速减少农村中学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还有就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孩子严重缺乏关爱。爱的缺失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老师同学的任何一句话都会引起他的情绪波动,负面情绪严重,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种种因素造成城乡教育的逐步不均衡,如果要想教育一体化发展,必须从这几方面下手解决。
图为躬耕教坛传承队采访马老师的照片。通讯员 张佳怡 供图
总结调研结果,共求未来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队员们发现教师是教育之本。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例如教师素养低、学历偏低、年龄老龄化以及学科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的不稳定等。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建设中,应该打造一支更加强健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关键所在,可以从实施“顶岗实习”工程,实现地方师范院校和农村学校的双赢;建立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确保农村地区教师“派得进”“留得住”。
同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城乡教育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可以稳定民心,维系社会稳定,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对教育资源利用的监督、推动平等发展,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完善教师人事制度,提高教师综合素养、重视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质量、运用内生发展理论,推动办好高水平教育的对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7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