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人脚步,对话美丽长治
中国青年网长治1月26日电(通讯员 王燚梦)为深入挖掘长治这座兵家必争之地的文化内涵,学习上党地区的历史沿革,传承和发扬这座城的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与儒偕行贯文脉,与时俱化谱新篇”实践团长治分队围绕长治博物馆,于1月24日赴长治市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研究独属于长治的文化魅力所在,探究作为市民,如何保护并发扬这块土地的历史价值。
品味文化底蕴,赴约溯源之旅
长治是古上党的中心区域,雄踞太行山南端,“与天为党”,兵家必争,是东周时代的一方风云之地。无论是晋国春秋称霸,韩赵魏战国争雄,还是秦统一六国,都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史载缺略,更多细节,鲜为人知。
为更有针对的进行实地考察,实践队成员在长治博物馆内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采访和问卷调查,实践队采访到的热心群众里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有些三五结伴前来参观,有的则是和父母前来,亦或者是由老师带队前来了解这块兵家之地的魅力所在,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对历史文物的爱好者前来参观。
通过与馆内参观者的交谈,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老一辈人,经历过并不太平的时期,因此对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有很深的感情情结,他们依靠太行山而生,依靠太行山而活,这块兵家之地在年轻人一代中的认知度不高,对长治的历史沿革的关注和认同逐渐减弱,加之由于时代久远,史载缺略,更多细节,鲜为人知,长治文化和对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总览全馆,发掘魅力
长治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展厅面积5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为办公楼、文物陈列楼、古墓陈列厅等。长治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共有5大展陈单元,分别为创世之初、石之美者、塑土成陶、晶玉之瓷、吉金佳器构成。
长治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上党从来天下脊—长治古代文明展”,分别为创世之初、石之美者、塑土成陶、晶玉之瓷、吉金佳器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名为“创世之初”。主要反映的是早期人类在长治地区生产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人类使用石器为主的阶段称为石器时代。长治在沁源县发现义和、花坡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则在整个长治市范围内都有发现,有力地表明了长治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孕育、发展地之一。
第二单元名为“石之美者”,呈现的是玉石雕琢而成的器物。玉器是古人沟通天地、祭祀的社稷重器,有着6000年至8000年的历史。该单元展示的玉器,主要出土于长治分水岭及潞城潞河、长子牛家坡的春秋战国墓葬中,种类丰富、精美非凡。时期为西周、春秋、战国,多为祭祀、礼仪、装饰、陈设用品,玉质精美,做工精细
第三单元的核心主题是“塑土成陶”。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在该单元中展陈的文物多是长治地区出土的陶器,时间跨越也非常广,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体现“龙山文化”特色的陶器,还有部分商至汉代的陶器,陶器种类包括饮食器、贮藏器等生活实用器和专为殉葬而制作的各类明器。隋唐之际,制陶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种类丰富的陶俑是长治唐代陶器的一大特点,尤其是用作明器的三彩陶器,凡是与死者在世生活有关的如建筑、家具、牲畜和人物等无不具备,生活用器品种齐全、式样繁多,建筑物既有亭台楼阁,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牲畜有马、骆驼、猪、牛、羊、狗;禽有鸡、鸭;人俑有贵妇人、男女侍俑、拉马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等,包罗万象,真实再现了当时各个阶层人士的不同生活面貌。
第四单元名为“晶玉之瓷”,展陈的有隋代的青瓷器,唐代的白瓷,以及宋、金、元代的瓷器。唐时期,随着白釉瓷器的日臻成熟,在北方形成了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与南方越窑青瓷相媲美,世称“南青北白”。该馆珍藏的宋、金、元时期瓷器品种数量多,南、北窑系均有,主要以霍州窑和磁州窑系列为主,其中长治的八义窑(磁州窑系)生产的红绿彩瓷是我国北方地区较具特色的釉上彩瓷。
第五单元名为“吉金佳器”,顾名思义展示的就是青铜器。此次展出的青铜器,以长治分水岭、郊区、潞城、长子、屯留等地出土的商、周器物为主。长治出土的商代器物与二里岗、殷墟时期铜器风格一致;而西周、春秋、战国器物则表现了晋式铜器的精美艺术造型和高超工艺水平。
参观中,实践队员更为直观的了解了作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长治蕴含着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代石刻遍布于此。
速度温度兼具,发展魅力长治
通过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长治地区文化,感受到了这块土地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长治博物馆的完善和修建不仅影响了长治市的发展过程,也塑造了长治市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8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