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号,为进一步了解籺文化内涵与种类,追随岭南文明进程的印记,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小队队员来到了地处两广之间的广西北海。
籺文化,是千百年来岭南地区人民在制作籺、品尝籺过程中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总称。籺主要用大米制作,分布在粤西茂名和湛江以及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粤东、福建沿海、海南地区也有类似食物,但叫法有所不同。
籺也是古时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先秦时期,南越地区俚僚人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将简单的谷类、根茎类作物捣碎成黏稠状,包上肉菜来吃,形成类似糍粑的食物。做籺、吃籺是过节最古老的传统习俗,此俗至今尚存。籺采用糯米(粘米、麦粒或其他粗粮)主料加辅料制作而成。
北海人喜吃米粉、薯粉制作的食品,统一叫做“籺”,北海发音做“ei”。籺的制法多种多样,可咸可甜可油炸,杯子籺是一款很传统的小吃,也是北海众多籺类中的一种。把提前制作好的米浆放到碗里蒸熟,晾凉后就可以吃了,看上去小小的一碗,却很顶饱。相传最早的时候是确实用杯子装的,后来改成碗了,所以也叫做“碗籺”,米浆蒸熟了之后,会在碗的中心形成小小的漩涡,因此也有不少当地人叫它“鸡窝籺”。
籺,有可能来源于南北朝时期祭祀的供品,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冼夫人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统计,粤西茂名、湛江及附近广西北流市,凡是做籺、吃籺的城镇村庄都建有冼太庙或崇拜冼夫人。隋朝仁寿二年冼夫人逝世后,其孙冯盎在茂名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为其建庙,每年都有“冼夫人诞”、“冼太会”等多种庙会来祭祀冼夫人,从中制作许多籺供品。明嘉靖《重修谯国冼氏庙碑》、清康熙《茂名县志》都有相关记载。这些祭祀活动,少不了籺供品出现。
籺的出现最少在1800年以前,西汉《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这里出现的“糠核”亦作“糠籺”,指粗劣的食物。唐代杜甫的《驱竖子摘苍耳》,唐代韩愈《马厌穀》也有提及“籺”;北宋的两部典籍《新唐书》与《太平御览》也都记录了“籺”;明清的历史文献中,也屡次出现“籺”。这些古籍记载的“籺”,在一千多年前只是粗糙的杂粮食品,甚至是粗劣的食物。但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整合、改良、升华,糅合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五谷滋味,演变为色香味俱全、广受欢迎的地方特色美食。在曾经物资匮乏的年代,籺是让人难以忘却的味道。即便是现在,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发展的洪流渐渐淹没了很多东西,作为北海人儿时舌尖上的味道,街头巷尾的杯仔籺与田艾籺也越来越少。
指导老师:纪玉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10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