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垃圾分类牢记心间,共建未来美丽家园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纪术蕊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严峻的垃圾处理问题,生活垃圾大部分未能得到合理分类和处理,严重影响到市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也对资源再生和环保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明德惟馨实践团”于2024年1月18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以及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等地进行参观学习,亲身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实施工作。同时激励成员们在各自的家乡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深刻认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经过实践队的前期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垃圾分类还面临缺乏公众广泛参与等问题,需要广泛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因此,实践团的成员们去到了青岛市北区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等地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到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学习过后,成员们还组织在社区、乡镇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常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让垃圾分类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
根据实践团的前期调研,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不具很强的约束力。政策法规上的约束力是和居民个人意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写进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里,将会使垃圾投放制度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个人分类投放的意识也会增强。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但是大部分涉及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偏重于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而极少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因此,政府应该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对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监督,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居民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同时教会居民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有助于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实践团的成员深入到了社区,亲身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实施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分类垃圾。我们利用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同时,我们还亲自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与居民一起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冬日的早晨,给环卫工人送上一份温暖,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截至目前,垃圾分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认清推行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是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的目标,是全面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基础。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实施垃圾分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19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个人心得
母校,是一种情结,栖居在心中最深的角落。倦乌知返,游人思归,我们在陌生的路途奔跑,于漆黑的夜晚踟蹰,身心俱疲,无不想回到母校,进行一次心灵的故地重游。借助河海大学源泉工程这一契机,我们几位常州…
瞻仰先烈事迹,探究红色文化——机电院学子赴张太雷纪念馆开展红色调研
2023年12月29日,常州张太雷纪念馆宣讲实践团来到江苏省常州市参观张太雷纪念馆,深入了解张太雷先生的红色记忆。张太雷是中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一位杰出的红色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精神和教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心得感悟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我们几个由常州市第一中学毕业的学生们组成了一个宣讲团队,回到高中母校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这次宣讲不仅是对我们大学生活的一次分享,更是对高中学弟学妹们的一次激励和指引。在这个…
农林大实践队访三坊七巷,寻领袖足迹,续中华“红”福
农林大实践队访三坊七巷,寻领袖足迹,续中华“红”福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探寻闽韵“福”文化,赓续红色文脉,1月26日,福建农林大学“探访千年古都,坊巷赓续‘红’福”实践队前往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
青春有我,用实际研读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时代要求,顺应党心民心,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的根本性的问…
学习环保知识,共创绿色社区
学习环保知识,共创绿色社区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而社区作为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其洁净卫生的保持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为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美好…
弘扬二十大精神,共同奋进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奋进新征程
为深入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成长,培“根”植“基”实践队…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黄河怒浪连天来,黄河生态记心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曾经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却也因为各种因素,如过度开发、过度排放等,陷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之中。为了加强黄河生态保护…
“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第一次线上培训活动顺利举办
1月23日晚七点,由传媒学院张家硕同学带队的“挽民族星光,寻家乡特色”实践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顺利展开第一次线上的社会实践培训活动。实践队由来自传媒学院、工学院、翻译学院的15名同学组成,团队全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