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通讯员:李婷)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动能。为了提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信心,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继承、传播、发扬,2024年1月12至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古今实践团在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临沂市东夷文化园开展社会实践。
深入历史展馆,一睹前人风华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设有“雀鸣天下”、“武经冠冕”、“兵学遗珍”、“汗青墨书”等七个基本陈列展厅,主要展示银雀山一、二号汉墓遗址及考古成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及兵学文化、简牍与书法文化等。实践队员们通过以实物史料为主、视频介绍与投影动画为辅,对中国古代兵法、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1月12日上午,实践队部分队员前往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进行参观实践,据了解,1972年4月,科考队在在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了大量珍贵的竹简,其中最出名的要属竹简《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后来更是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此外还有其他先秦古籍的汉代手书、汉朝的半两钱、三铢钱等,文物种类多样。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对博物馆进行了系统而又细致的参观,深刻了解到了千百年前先人们的精神文明。
细观岁月鎏金,再看文化发展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前进、也就是我们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不竭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当今之时,文物已经不再是文化传承唯一的载体,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文化留存与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1月12日下午,实践队部分成员参观了临沂市东夷文化博物馆。馆中部分展台采用数字化技术,将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利用3D投影技术模拟复现了各种历史典故,同时搭配触屏式历史文化讲解电子书,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传播集于一体,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可见,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通过推动艺术、科技、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可以为社会带来新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激发人们的创造性与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只有将传统文华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予以展示、创新,才能推动文化的兴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的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的标识。传承中华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更是与时代息息相关,实践团从“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四个方面进行探索,深刻感悟到文化是延续民族重要载体。同时,博物馆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文物,更是让实践团得以窥见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度,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震撼,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感悟与收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强调要坚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也保存着中华民族最强韧的生存智慧,它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在下一步的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将继续以创新思维挖掘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法、新模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