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竹之身躯,塑洁净未来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竹”梦未来实践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

什么是“以竹代塑”?如今我国在“以竹代塑”方面做出了哪些尝试?如何进一步推进“以竹代塑”工作?为了探究上述问题,2024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竹”梦未来实践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进行实践调研。

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前,“竹”梦未来实践队进行充分的准备。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评估报告,在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2亿吨塑料制品中,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率不足10%,其中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已经占到海洋垃圾总重量的85%。在寻找可替代塑料材料的过程当中,人们认识到,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与其他生物质材料相比,竹材可直接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贫困、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发挥独到作用。

“与其他生物质材料相比,竹材密度大、硬度高、具有很强的韧性以及抗拉力、抗盐,相对其他植物等纤维竹纤维拉伸强度高,韧性和稳定性好,这些优良的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生产替代塑料制品优质的原料。”调研地负责人许月亭老师介绍说。此外,实践队员们也了解到,竹子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也有着莫大的功劳,对黄河流域的泥沙整顿工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后来,实践队员又在相关专家的讲座中了解到该如何以竹代塑。经过各方面多年共同的努力,“以竹代塑”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生产基础,但在许月亭看来,“以竹代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认为主要是人们认识塑料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还不足,对塑料制品的消费习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以竹代塑’产品成本高或产品种类少,难以广泛替代塑料制品。”因此可见,“以竹代塑“的理想发展一片大好,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却是困难重重,不过实践队员们相信,”以竹代塑“在未来不是梦。

一个创新产品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和各方支持。以竹代塑在社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此,管理学院“竹”梦未来实践队呼吁大家,在生活中使用可降解产品、竹产品,减少塑料产品的使用,让我们共同守护好头上的这一片湛蓝的天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3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一草一木,皆要爱护
环保行动的必要性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还威胁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因此,环保行动已经刻不容缓。以中国的“雾霾”问题…
曲阜师范大学躬耕传承调研队:探寻乡村教育家,赓续乡村教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良好,淳朴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迫切需要调查和研究的问题…
民族团结,携手共进
民族团结,携手共进在实际生活中,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然而,在当今世界,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民族团结的珍贵之处。一个…
走近乡村教师,领悟教育家精神
1月19日,为深刻理解教育的真谛和更好地传承教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的社会实践队伍“躬耕教坛传承队”的队员来到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的一所乡村小学,对该所学校的一名教师进行了教育相关问题的采访…
济宁梁山支教:破冰心连心,家访聚希望
(通讯员孔芊寻)2024年1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支教实践团(刘舒玉、王钰锜、孙鑫宇、席琪雨、孔芊寻)一行五人,来到梁山县马营镇红旗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支…
深入理论实操,掌握宣传救护知识
为学习掌握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意识和应对能力,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践行时代信仰,传承精神火炬”实践队前往齐河金融中心,听从齐河县红十字会的组织安排,进行应急救护培训、考核…
探寻革命老红军,深入感受红色纪念馆
为了响应二十大号召,2024年1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返家乡寻找老党员”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并邀请老党员其为我们讲党的光荣历史,带我参观革命纪念馆,在老一辈的生动讲述下,我们了解到…
博物馆:打开知识与灵感之门的钥匙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守护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之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博物馆也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与群众互动、传递历史文化价值的问题。近日,某市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探寻老党员,深入感受红军纪念馆
为了响应二十大号召,2024年1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返家乡寻找老党员”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并邀请老党员其为我们讲党的光荣历史,带我参观革命纪念馆,在老一辈的生动讲述下,我们了解到…
探寻博物馆的奥秘:解开人们心中的谜团
【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与艺术的魅力】——博物寻根实践调研队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圣地,更是人们的精神殿堂。博物馆建筑是公共文化空问,当代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区域内具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