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年非遗,匠心坚守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琳璐

大学生网报成都1月15日电(通讯员 王琳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符号,体现了华夏大地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技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024年寒假,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竹生兰沟,编绘‘兰’天”实践队来到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践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和研究非遗竹编文化,推动其传承与发展,为兰沟村的非遗文化保护和振兴贡献力量。

在实践开始前两日,团队成员为此次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前打印相关资料、联系相关负责人和著名竹编手艺人、购买宣讲所用物资和前往兰沟村进行踩点等,为保证后续活动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第三天,成员们走进了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和竹编工艺厂。整个展馆布置典雅,各式各样的竹艺品琳琅满目,展示了竹编工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成员们在展馆中仔细观赏了许多传统的竹编作品,如篮筐、凉席、竹椅等,感受到了竹编工艺的博大精深,还欣赏了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竹编工艺品,深入了解了竹编的历史渊源、传承技艺、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和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还了解到了兰沟村非遗文化振兴之路的发展与竹编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图为博览馆工作人员为成员讲解竹编作品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绎霏 供图

此外,团队成员还对当地村民进行了走访和交流。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传统竹编技艺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问题。曾经,竹编技艺在这里代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逐渐远离传统手工艺,更倾向于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导致竹编技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成员们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对于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希望能够薪火相传的愿望。这让成员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在实践第四天,团队成员寻访到了两位著名竹编手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老师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殷超老师。细如发丝的竹在他们的手下焕发生命的新春,用奇迹般艺术的形式封存生命的结尾。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竹编技艺的精髓和传承之道。他们向团队展示了竹编工艺的精妙之处,让团队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魄力。在与竹编大师的交流中,成员们不仅学到了许多技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竹编亦如做人,只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方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图为团队成员对陈云华老师进行采访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绎霏 供图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成员们来到青神县南城小学,为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编非遗文化宣讲。在宣讲活动中,实践队队员结合此次调研经历,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竹编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和实用价值,让孩子们对竹编技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互动环节,成员们邀请同学一起动手编织竹编小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不断尝试,最终展现的作品虽并不完美,但他们都乐在其中。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也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年轻一代继承前人智慧与心血的重要性。成员们都期望,通过这次宣讲,能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青神竹编的美好未来,应由充满希望的下一代来描绘。

图为团队在南城小学进行宣讲活动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绎霏 供图

这次寒假返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成员们深刻领略到了竹编工艺的魅力与价值,也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即使只有短短五天,团队成员们也收获颇丰,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振兴贡献出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精工绝艺炎黄手,万种风情竹韵娇。”在青神竹编文化的熏陶下,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做好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大家都相信,通过团队的努力宣传,一定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27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走进日照图书馆: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中华文化浩浩汤汤,先是醉心于蜀绣、《千里江山图》袅袅泛崇光,沉湎于颐和园、故宫,匠心独运,此去经年,种种文化经烈火峥嵘熔铸,“故宫口红”爆红于网络,博物馆文创《粤光宝盒》蛋糕热销……中华文化深…
寒假社会实践——青春力量助力社区安全,齐心协力创美好未来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春力量助力社区安全,齐心协力创美好未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消防安全水平,加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2024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队员返…
寒假社会实践——清洁庭院辞旧岁,文明家风迎新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清洁庭院辞旧岁,文明家风迎新年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博兴县全程庭院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在2024年1月30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青春志愿,爱在社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春志愿,爱在社区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以…
社区图书馆服务——连接知识与公众的桥梁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不仅承担着收藏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更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如何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其社会功能,促进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以及在此过程中对…
巧手诉我心,感念师恩情
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引导青少年树立尊师、爱师的观念,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曲阜师范大学“春风化雨恩,启航向未来”队成员走进社区,围绕感念恩师展开活动。1月14日,实践队成员来到山东…
慧心巧手造万象,实践中点亮创意
在这个寒假,我有幸成为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以青春之力践社区之行“实践队的一员,深入绿城小区,与那里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光。我们的任务是开展“巧手造万象创意手工坊”…
计算机学院寒假社会实践 ——探索传承与发扬乒乓球文化
计算机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索传承与发扬乒乓球文化近日,“激活时代春水,焕发非遗新生”实践队来到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深入了解了乒乓球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这次参观不仅让队员们对乒乓球有了更深…
“壳”以清源调研团成员李菁睿实践感悟
我很荣幸能成为“壳”以清源调研团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满怀热忱的投身到今天的实地调研访谈之中。在过去的几天里,我通过线上调研以及查询资料深入了解了我国贝壳现状以及我国复合污水的排放问题,…
载歌载舞气氛好,邻里乡亲都欢笑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和对家的深切情感。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北杨善社区举办了主题为“迎新春,过大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