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31日电 (通讯员 朱梅芳瑞)何谓师道?师道是万世师表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新时代师德楷模黄大年、钟南山、于漪、张桂梅展现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根植中华文化沃土,授业解惑明德新民,师道之树方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师道之光永远薪火相继、熠熠生辉。中国教师在中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为追寻教育家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学工处“循夫子之行,悟教育之道”社会实践队于1月29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开展了以“感悟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收获颇丰。
学校是代表教育家精神的最佳所在,为感悟教育家精神,教育学院循夫子之行,悟教育之道”社会实践队前往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调研,与优秀名师围绕教育家精神进行交流讨论。
在课堂上,实践队员看到教师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对于不同个性,不同想法的同学,老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以生动有趣的氛围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这也让实践队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智慧。同时,教师不在受困于传统教学,通过采取抽签,刮盲盒等形式调动学生好奇心,以勤学笃行,创新的躬耕态度向实践队员展现不同教学方式。
实践队员通过这次的精彩课堂,更加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实践成员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向老师请教,各位老师也积极分享了她们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平时如何与学生相处,解决学生们的问题等。
在提问题过程中,实践队向老师问了“当初是如何选择要当老师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现怎样的品质?”等问题,老师对实践队的回答便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这正是教育家精神中的内容,这让实践队员感受颇深。
进行交流后,实践队员来到教师博物馆,“欢迎光临孔子故里中国教师博物馆!中华圣地,兹有斯文;教师之道,由此发轫。这里是中国唯一教师主题的博物馆,展现了数千年的教师发展史、上千万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级的师德教育基地和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一件文物就是一种教育,一位名师就是一个榜样,一次参观就是一场研修,请跟我一起走进这里,寻觅师道的真谛,开启精神的洗礼!”讲解员告诉实践队员。
从教师的的称谓,再到教师的发展,最后到近代教师历程,教师博物馆向实践队员展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让实践队员对教师更加崇拜与充满敬意。
通过这次的实践,实践队员对教师这一职业体会到了深刻不易,也更加崇尚教育家,理解教育家精神的理念,实践队员也学习到了不同教育理念及作为教师的所应肩负的使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此次实践对队员受益匪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3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