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学校社会实际的号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寒假不冬眠”实践队队员对中华美食——糁进行了解。
我们队员来到山东临沂,通过询问我们了解到“糁”的历史非常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类似于今天的“糁”,因为这是直接用肉熬制的,只是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现在临沂人所喝的“糁”很有区别。因此,还有一种传说“糁”是古代游牧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产物,结合了古代西域人的早餐习惯,在唐朝时传入内地。因此《临沂县志》有重要说明:“糁”系临沂人改创,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也有“糁食”。
糁这种美味到底是如何做出来呢?我们实践队了解到,正宗的临沂“糁”用牛骨加水在瓦罐熬汤煮沸,再下入大麦仁、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及以由公丁香、丁香、花椒、陈皮、砂仁、肉豆蔻、石榴子、玉桂、官桂、玉桂子、桂枝、白芷、茴香、良姜、豆蔻所研磨而成的中药粉,香油、醋是出锅后所放。一碗小小的糁竟然需要这么多步骤,这实在让人吃惊。
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准并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入选的9个项目中,代表临沂传统饮食文化的名小吃“糁”入选非遗目录。
此次实践调查非常成功,不仅让我们体味了美食,也让我们了解了糁的由来,看到政府对非遗做出的努力,我们相信非遗一定会好好的被保护,慢慢的走出中国,让全世界的人可以体味到中国的美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36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