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绒绣之华美,寻文化创新路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兮妍

(通讯员:庄妍)绒绣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工艺。绒绣以新颖、别致、细腻的工艺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绒绣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其传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绒绣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在现代社会中,绒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寻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凝聚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2024年1月15日至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古今实践团前往烟台市所城里的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展实践。

中西技艺相合,传承之中创新

烟台市所城里的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是以烟台绒绣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其讲述了烟台绒绣的产生与发展,展馆中主要展示了烟台绒绣所制的画、生活用品以及纪念品。同时,展馆内相关的史料也讲述了烟台绒绣的发展历史。

1月16日上午,实践队部分队员前往所城里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参观绒绣制作工艺,寻找烟台绒绣的发展历程,探索绒绣文化的古今传承与创新。该展馆主要以相关的绒绣手工艺作品展览为主,兼具文字解说和图示,同时充分细致地陈述了绒绣的产生与发展历程。馆内的非遗传承者展示了绒绣制作流程,同时,也解说了绒绣的独特之处。追根溯源,烟台绒绣是由中国传统刺绣与西方绒绣结合而产生的,原产地位于山东烟台,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绒绣的产生是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了解以及相关绒绣作品的参观,实践队员感受到了绒绣的华美,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刺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观绒绣之精艺,悟传承之心血

“倦把青绒绣紫纱”,其中的“绒绣”就指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也就是烟台绒绣。绒绣对绣师的技术要求极高,它是由技艺高超的绣师将不同颜色优质的羊毛绒毛,运用各种针法绣制在特制的网络布上,连缀成复杂精美的图案,制作成精美的艺术品,因而烟台绒绣成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1月16日下午,实践队部分队员前往所城里绒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在展馆中,绣师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烟台绒绣的作品,并讲述了其中运用到的技艺,在参观绒绣作品之后,实践队员对绒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体会到了绒绣传承的不易,以及绣师对于绒绣传承的守护与心血。

精传承之技艺,开创新之蹊径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烟台绒绣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推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烟台绒绣历史悠久,其技艺精湛,同时其精湛的技艺随着社会发展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在进一步融合其他刺绣技艺的基础上,技艺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烟台绒绣在传承过程中也受技艺所难,因而难以传承,因此,开辟创新发展之路是必要的。此次实践,实践队员对烟台绒绣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也体会到了手工艺者的不易与传承的心血。

烟台当地也十分重视绒绣的传承与发展,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加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为文化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让实践队员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之光,实践队员们也会秉持实践初心,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继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40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阳光下的农村教育的希望与挑战
在教师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地扎根在中国半数人口生活的广袤农村,为乡村学童播撒知识的火种,让乡村文脉得以赓续。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阳光下的支教之旅:农村教育的希望与挑战
在教师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地扎根在中国半数人口生活的广袤农村,为乡村学童播撒知识的火种,让乡村文脉得以赓续。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社区,为实现“智慧型”养老贡献青年力量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青鸟有爱,银巢无碍
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愈发迫切。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一支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团队走上了创新的道路,致力于通过智慧科技为…
“学好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年1月31日,河海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
“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红色精神研究会返家乡寒期社
“传承红色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红色精神研究会返家乡寒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河南工业大学红色精神研究会在寒假期间组织队员们兵分三路,分别在郑…
寒假社会实践|红城筑梦队:走进工农妇女夜校,感悟张素娥事迹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张家祠,木墙上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载着张素娥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的相关事迹,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的新办,打破了当地“女不入校”的老观念。1929年6月,毛泽东、朱德、陈…
进厂实践实习,了解行业发展
寒假期间,我有幸在机械自动化厂进行了实践。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收获了不少实践经验。首先,实践的第一天,我就被安排到了生产线上进行观摩和学习。机械自动化厂的生产线…
生态文明赋能乡村振兴,绿水青山绘就旭日东升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东升村实践纪实
摘要:2月1日,环境与生态学院“美丽乡村新画卷,青春引领绿风尚”社会实践团,深入长江沿岸村庄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通过采访村党总支书记、实地考察、环保宣讲、采样分析等方式,将学科专业知识与新…
百千万工程|云浮市新兴县农村公路实地考察
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的校级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重点项目团队紧随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于2024年1月15日-17日,带着“绿路通达”、“排水沥器”和“慧眼识…
探文创之路,扬传统之美
探文创之路,扬传统之美(通讯员:孙琬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丰富的思想智慧,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为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热门IP结合路径,扬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