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意向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这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斜店乡,强化乡村文明实践情况,通过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来打造乡村振兴“加油站”。
首先,实践队召开了全体会议,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了近年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实践队队长徐萌鸽和几位村委会干部进行了提前对接,据村长介绍,斜店乡通过整合各行政新村党员活动室、村“两委”办公室、农家书屋、村庄广场等资源,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保障“五有”要求,高标准构建起“1+6+N”暨1个乡级实践所、6个村级实践站和N个志愿服务队的文明实践大矩阵,打造出志愿服务和文体健身为一体的实践阵地。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新春送祝福”为主题,以写春联和送祝福等多种形式,让村民们感受到年味里的乡村文化。
实践队提前采购了部分红纸、毛笔、墨水等,以乡村会议室为活动地点,首先进行了简单的场地布置。随后,由村支书在村里下发通知,鼓励村民积极参加这次的活动。实践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宣传、指导、组织工作开展地有条不紊。消息一经传出,就吸引来了大量的村民。受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村民没有接触过毛笔字的书写,过年时的春联大部分都是由市面上购买而来。实践队队员热情地教村民们写“福”字,活动现场年味十足,热闹非凡。
图为斜店乡村民和实践队队员一起写福字 张安悦 供图
实践队队员还通过拍摄短视频,制作创意海报等多种形式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实践队队员还结合每位村民的具体家庭情况,给村民们定制了专属春联,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通过对几位村民的采访,实践队队员还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步,乡村当中的“新年文化”正在谈出人们的视野,包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疫情带来的关系疏远等,小时候的年味在逐渐变淡。实践队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让人们对于过年的期待不断降低。小时候我们期盼过年,主要是因为过年能够获得特殊的待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前“过年才可以吃肉”的时候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在平时就可以得到过年时候的待遇,甚至现在的生活每天都像是过年。因此,过年时候的特殊感降低了,年味好像也变淡了。再加上数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就连过年一家人集聚同一屋檐下,大家更多的也都是抱着手机沉浸在网络世界,亲情似乎也变淡了。从前过年,孩子们一起放鞭炮、打雪仗;而现在孩子们却躺在一起打游戏,刷视频。冰冷的电子产品绝不应该凌驾于人性的温暖之上。我们应该放下手机,多去陪伴家人。春节是中华儿女心中最质朴的情怀,春节的意义是团聚更是欢聚。无论身处何方,过年之际,手机是用来记录美好而不是将自己封闭,和家人坐下嗑嗑瓜子聊聊天,陪着老人看看节目吐吐槽,“年味”是住在自己心里的一把钥匙,将它拿出来打开春节的大门,“年味”才会悄然而至。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村民书写的部分春联 张安悦 供图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代表着万象更新和平安吉祥。如何寻找儿时的年味,是当今社会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文化在乡村中的存在形式,实践队员都发表了自己对于春节习俗的看法,同时也交流了在本次实践中的成长和收获。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春节文化的传播,相信浓厚年味的回归也指日可待。
图为星梦小组社会实践队部分成员合照 张安悦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4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