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阅古代作品,品文化之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掇菁撷华实践队

中华璀璨的文化犹如一条奔涌的长河,需要不断注入活水方能奔流不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同一幅伟大壮丽的历史长卷,需要不断描基书写才能更加绚烂多彩。“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掇菁撷华”实践队通过线上开会、线下调查问卷以及参观日照图书馆、临沂书城等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阅读诗集、欣赏书法作品,品文化之美,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推动文化自强自信。

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楚辞》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唐诗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宋词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品读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不仅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从中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精神。在诗歌品鉴区,社会实践队团员们仔细阅读古代诗歌,细细品味其中意味。

在书法专区,了解“书圣”王羲之的生平纪事。王羲之幼时因练字过于专注,曾将墨汁当做蒜泥吃,而自己丝毫不知情,只一心想着练字。入木三分此成语,也来自于王羲之。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 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不但领悟道理,还领略到书法之美。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瑰宝,它既包括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化艺术等层面,又涵盖了民间习俗、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内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深刻领悟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诚意正心”等观念,至今仍然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国画、书法、剪纸、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还是古典音乐、戏曲等表现形式,都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能够增进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最后,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如《山海经》、《周易》、《论语》等古籍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古人对于宇宙、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探究。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不仅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也为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深刻领悟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今天为人处世、工作生活的重要指导和借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传统文化可以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桥梁,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共赢。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归属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它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推动中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通讯员 陈奕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3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创新环境与平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英才之翼,翱翔国家腾飞。为深入了解科技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究科技发展与企业成长的重要关系,我作为“凝心聚才”调研团的一员前往陕西省西安市帝尔博格进行实地调研,收获良多。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
“大国边疆,青春聚力”——河海大学商学院学子赴新疆霍尔果斯市开展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水
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西北边沿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打造的开放型产业体系需要依托稳定充足的水资源,同时伴随经济活动与人口的增长,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对新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
科技人才引进:找到匹配产业需求的创新能力人才
为全面了解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和留用,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助推科技与企业的融合发展,“凝心聚才”调研团成员刘郎辰于2月6日前往西安市帝尔博格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在与公司相关负责人…
淮师学子三下乡:科技引领未来
寒假期间,为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涡阳县科技馆举办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参与。这些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探索中学习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技的探索激情,让他们度过一…
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文农双向融合 共赴乡村振兴
文农双向融合共赴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着力谱好产业、文化、…
文农融合共探产业赋能 多业联动共谋乡村振兴
文农融合共探产业赋能多业联动共谋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过程中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重要探索,也是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全面…
回首续前行——95推普实践团2024年寒假实践回顾
1月21日-2月4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张庄镇、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安彩楼镇侯小庙开发区、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街道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公平镇等地展开以“…
青春返家乡,暖冬正当时
在这个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怀着一颗感恩和关爱的心,特别关注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是社区的宝贵财富,他们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承载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然而,老年人也面临着生活…
品千年青花一火成
品千年青花一火成中国古有“瓷国之称”,泥与火的合作是从一万年前开始的,而“瓷”曾为我们这个善于创造的民族所独有。近些年来无语佛的表情包广为流传,为进一步发掘景德镇陶瓷的文化符号意义,了解陶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