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2月11日电(通讯员 王腾)为进行“民俗文化”相关活动,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曲阜师范大学“流光拾遗”队实践队员王腾在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
在2024年2月11日,实践队员在海阳市盘石店镇的村民活动中心的空地处观看了来自多个村庄的秧歌表演,感受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图为秧歌队向村民拜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腾供图)
在实践员的老家海阳,每年过年时都少不了这海阳大秧歌,因为它是民间艺术的精粹,也是百姓过大年时一道丰盛的“大菜”。通过走访询问村中老人和曾经的秧歌演员,实践员得知海阳秧歌表演内容有大夫行医、货郎卖货、锢漏锯缸、打鱼狩猎、农田耕作、艺人卖艺等。
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锣鼓伴奏,列成长队,踏拍欢舞,串街走巷。表演形势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主要表现欢乐和激昂的情绪(大地开花、大走阵等);小场子是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锢漏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等)质朴优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图为实践队员与部分秧歌演员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腾供图)
实践员通过现场观看秧歌表演并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海阳大秧歌的队伍主要有“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由会首或副会首端捧)、大锣组成。具体表演人员如下:
1.乐大夫是舞队的指挥,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关于其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是一看场佬,反穿皮袄是为御寒,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是一过路大夫,手执马甩是为了消病去邪。
2.花鼓一般由十六至二十四名男青年组成,武生扮相,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随节奏相应地做动作。
3.小嫚作乡间姑娘扮相,原与花鼓结对表演,后逐渐脱离花鼓而独立表海阳大秧歌典型组成海阳大秧歌演。货郎与翠花。表现乡间小商人串乡走村,村姑挑挑买小百货的生活情节。
4.箍漏匠与王大娘。民间传说;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旱魃所变,她私自下凡,变成村妇王大娘。箍漏匠是南天门土地神变化,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间捉拿王大娘归天。艺人选取二人相遇后戏逗打闹、相互周旋的情节,编排成一段双人舞蹈,既可以串街走阵,又可以在演场时单独表演。
5.丑婆与傻小子。丑婆是乡间老妇扮相,傻小子则是顽皮孩童扮相。二人在秧歌队中不受局限,可随意跑动,逗闹嬉笑,取悦观众。
图为部分秧歌演奏乐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腾供图)
海阳秧歌的音乐由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以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组成。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则,而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一板三眼)。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进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为《大夫调》、《跑四川》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二胡等乐器伴奏。
实践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指挥镇 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这是有关海阳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
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旧县城凤城,依山傍水,海运方便,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的活动中心。
另外,海阳秧歌得以逐步发展、日趋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它能不断地吸收各种外来艺术的精华。如乾隆三十五年海阳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序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见,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阳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借鉴蜀歌了。另外,海阳秧歌中“乐大夫”俗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动作汲取了不同拳术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风格。
海阳大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在观看秧歌表演的过程中,实践员能深刻的体会到那种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由此体现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0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