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丝线筑就“艺苑奇葩”,传承让千年薪火相传——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

来源: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作者:张鑫华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世界走进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岁月长河的智慧结晶共沉沦。应时代发展潮流,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于2024年1月25日前往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通过与滕氏布糊画的传承人对话以及参观滕氏布糊画的制作坊,了解其发展历程以及在传承背后的故事,不仅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实践团参观滕氏布糊画的陈列馆)

团队成员深入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布糊画就业工坊,开展实地参观和学习。滕氏布糊画作为一下享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流程十分复杂且独特。制作一幅布糊画一般要经过六个步骤:总体设计、配料、布糊、彩绘、装饰和组装,每一步的精益求精才能成就一件布糊画工艺品。

(滕氏布糊画的工艺流程)

(实践团参观布糊画就业工坊)

郝如香——滕氏布糊画的第五代传承人接受了实践团成员李月涵的采访,据悉她第一次接触到滕氏布糊画是在2003年,布糊画的精美立体感让画画出身的郝如香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最开始学习布糊画时,郝如香便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滕腾老先生挖掘并着重培养了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爷爷对我说‘你天生就是作布糊的’,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

(实践团成员李月涵采访滕氏布糊画第五代传承人郝如香老师)

最开始学习布糊画时学的是手艺,这对于美术出身郝如香来说并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郝如香发现这门艺术中的技法性的东西是需要认真去钻研的,这是学习布糊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后来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她逐渐遇到学习布糊画的第二个挑战——创作。学习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学习怎么做,更是要学习如何开自己之生面、创造出新事物。无论是在题材、创作手法、彩绘甚至配料等方面都要不断更新,这是在学习滕氏布糊画中的挑战,更是传承滕氏布糊画的挑战。

滕氏布糊画即使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不算是大众的艺术,故而提升其知名度、让更多青年接触了解并传承这门艺术是现如今的当务之急。郝如香每年会参加许多展会,以各种形式展览展销。由于布糊画全手工制作,不可实现全国铺货,线上推广也成了传承和弘扬滕氏布糊画的一个重要方式,例如邀请艺人穿由布糊画制成的服装。

(张碧晨身着布糊画做的衣服开演唱会)

传承非遗文化,只有宣传是远远不够有的,更要有年轻的新生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现如今传承工艺的主力部队大部分都是七零后,没有青年力量的助力,滕氏布糊画难以发展壮大遍地开花。滕氏布糊画现在在承德的四个高校都有非遗工作室,吸引着年轻人加入传承滕氏布糊画的队伍中。除此之外郝如香也号召学习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加入到这个团队中,用专业知识帮助滕氏布糊画走入大众眼中。

本次社会实践,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聚焦滕氏布糊画的传承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旨在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滕氏布糊画,进而鼓励广大青年将更多的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新征程中,必须传承、发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筑牢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继续书写中国梦的壮丽新篇章。

重庆大学“非遗千古,文化不息”实践团

拍摄:李月涵

文字:林星垚

审核:张鑫华

2023年2月13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聚焦“一户一田”,助力乡村振兴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而农田政策则更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传统的小块田地被分割,使得土地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田间地头队社会实践感悟
在社会实践当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农村社会实践中,希望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理解并探讨“一户一田”政策的推广与实施。这一政策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在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
“一户一田”新认识,大学生助力农业振兴
饭从粮来,粮从地出,为了让农户们更好地了解“一户一田”的土地改革制度,2024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田间地头”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广饶县大刘村,对村民们进行“一户一田”政策科普。漫漫…
曲园学子三下乡:“播种”一户一田,养成致富之树
为贯彻党中央“一户一田”的政策号召,了解农村发展实情,以青年之力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田间地头社会实践队的一员于2023年12月28日来到了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洋湖村进行实地考察,向当…
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进铜仁市沿河县里户村进行肺结核知识寒假实践宣传活动
2月12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里户村开展肺结核知识宣讲活动。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向村里的老人和小孩介绍肺结核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帮助他们建立正…
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沙塅村开展寒假实践宣讲活动
2月8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赴江西省九江市黄龙乡沙塅村,在村支部书记卢水林的协助下开展了以肺结核防控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旨在提高当地居民对肺结核病的认知程度及防范意识,减少对结核疾…
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于甘肃省兰州市红星巷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为深入社区群众宣传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增强居民防护意识,提高居民对于结核病的预防能力,2月12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成员郭星余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红星巷社区开展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宣传活…
曲园学子凌冬行,共护星辰送温暖
曲园学子寒冬行,共护星辰送温暖雪花轻轻飘落的冬日,我踏入了这家特别的机构,这里是一片与外界稍显隔绝的天地,专门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温暖的庇护。寒假,本是一个与家人团聚、享受悠闲时光的时刻,…
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于甘肃省兰州市甘肃安泰机械维修有限公司开展宣传活动
为深入企业宣传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增强工人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对于结核病的预防能力,2月12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安泰机械维修有限公司开展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宣传活…
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赴陕西省西安市焦岱中心卫生院进行参观学习活动
2月12日下午14时,山东大学(威海)肺部无核宣传队成员李乐馨到达陕西省西安市焦岱中心卫生院进行参观学习。旨在深入学习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加强知识储备,为后续宣传工作夯实基础。首先,工作人员向队员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