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和民族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去保护和传承。为了深入追捕年味,“追捕年味”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安徽省明光市进行采访调研,入乡随俗了解并宣传明光市的年味,以此为传承保护年味作出贡献。
明光市的年俗丰富多彩。腊八节的腊八粥是必须要喝的,它寓意着增福增寿。少数家族会在年前选择返乡祭祖,作为对先人的纪念,也寓意着祈福新的一年能够继续得到祖先庇护。除夕当天最让孩子们期待的就是放炮了:小孩子们砸摔炮,点仙女棒;大孩子们放擦炮,点烟火。吃年夜饭前点鞭炮是必须的,年味就在这噼里啪啦的响声中慢慢达到顶峰。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群孩子就结伴去逛花市。人们各个手提着灯笼,背上待会要使用的“军火”,向着南湖公园进发。本市最大的公园——南湖公园便是市民们庆典的中心。这里吵闹的就像是战场的交火中心,一连数日“炮火连天”,在跨年时刻的疯狂尤为更甚,烟花之彩遮天蔽日,烟雾缭绕使人伸手不见五指!直到如今,耳畔都仿佛有噼里啪啦的炮声在嗡嗡作响。狂欢一直持续到深夜,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保留了北方的叩首礼,在给老人与长辈们拜年时,孩子们往往要双膝跪地,前额触地,行三叩首之礼。在行礼之后,晚辈往往能够得到压岁钱作为回礼。时代变迁,虽然如今这个习俗慢慢被人们所淡化了,但在农村地区,叩首礼还是很流行的。这里没有特别重视拜年的顺序,比如什么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大年初几后才能去拜谁谁谁,这些繁琐的约束实际上并不存在。总的来说,比起其他的边边框框,和家人们聚在一起就是最重要的。
明光市的过年饮食余味无穷。坐落于淮河河畔,附近又错落着女山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这里的水产很丰富,过年的鱼类,螃蟹是必不可少的。钓鱼的人们扛着鱼竿满载而归,鲜美的草鱼,或是细嫩的黑鱼,总有一款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味蕾。新年并不是螃蟹最肥美的时节,但是本地特产女山湖大闸蟹依旧是年夜饭中的“扛把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对着金灿灿蟹黄与白嫩嫩的蟹膏大快朵颐,螃蟹的甲壳堆积成山,累在餐桌上,这是我对于春节最深刻的印象之一。作为南方中的北方,北方中的南方,这里过年的主食既有米饭,也有饺子包子等面食,以供不同口味的人挑选。元宵节的选择因人而异,元宵或是汤圆都有一席之地。对远离家乡的youzi来说最美味的莫过于奶奶包的饺子了,以至于吃不到饺子,就会觉得过年少了些什么,这更是游子对于家乡最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怀,一种寄托。
对于年味的寻访,本次采访到了四个人。
第一位受访者:“小时候,村里面条件不是太好,小朋友的玩具很少,我们就把平时每家的扫帚用秃后,不能再用的,都收集在一个地方。等到过年的时候,或是元宵节,小朋友们就会聚集在田野之中,一起把那些扫帚点燃。大家一起将燃着火焰的扫帚扔向天空,就像是现在的烟火一样,它们在黑夜中舞动着,闪烁着火花。小孩子们都高兴地手舞足蹈,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对于年味的回忆,她说道:“那肯定是饺子了。家家户户包饺子!年初一的时候,我们就挨个亲戚去拜年,那是真的去拜年!过去压岁钱还不是太流行,但是这种给长辈拜年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年味比较比较浓的事情就是一起看春晚。那时候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我家有电视,于是隔壁的邻居好几家人,还有小孩子们就都聚集在我们一户人家院子里看电视。搬着板凳围成一圈,乡亲们一直看到深夜才走……”对于她来说,消失的年味是点扫帚这一独特的风俗的消失,我认为这是时代进步的无奈。但事实上我认为这个习俗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以点烟花的形式继续存在着。还有一种遗憾就是邻里乡亲一起看春晚这一行为的消失,这随着电视的普及,乃是一种必然。如今高楼林立,如此纯粹的邻里关系也再难找到,唯有唏嘘。
第二位受访者:“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啊,过年的时候啊,总是非常高兴,喜欢放鞭炮,然后贴门对子,包饺子,砸圆子,蒸包子。一家大小老小都穿着新衣服上街去买东西,以前还看电视,看春晚!”当被问到年味最深的印象时,她回答说,炸圆子!肉圆子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直到现在我们还保留着炸圆子这一习俗。
第三位受访者回忆道:“过去,在一年之中,可能只有过年的时候能有机会买两斤肉吃,哪像现在过年!当时一天只吃两顿饭,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租别人家的草房……”谈到过年,他说:“买点个肉,再烧烧家里中的青菜,这年啊,就过去了。”确实,过去的春节虽然保留了很多习俗,但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尝尝荤腥,就是过年最大的消遣了。
第四位受访者回忆道:“买点粉丝,打点肉,这就算过年了。家里很少包饺子,因为包不起……过年过节,小孩子们早早就期盼着要买花衣裳,上街买小东西吃。”她眼里闪烁着:“如今大不相同了,现在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过年这几天我都累得直不起腰!每天都包饺子,蒸包子,炸圆子,卤咸菜。”谈到消失的年味,她说,拜年的风气不再流行了。以前的拜年,那真的是邻里乡亲挨家挨户地拜年,整个村子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现在搬到城里住了,这种习俗慢慢就消失了。
经过寻访,我们团队对过去的年俗年味有了一些了解。在过去,虽然物质条件非常匮乏,但年味的确是更加浓郁,尤其是整个村子挨家挨户拜年的行为,如今已很难再看到。如今,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对于春节的庆祝方式,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选择。春节深切地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厚重地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集中展示了民风民俗的文化魅力。人们通过节日领悟春节丰富的人文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和强大魅力,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人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恰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关键因素,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力的源泉。所以,传承年俗,我们更当切身去实践、传承、保护。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3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