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味中华文化,思考创新之道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遇见非遗经典,

为寻觅中华文化之源,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儒家文化,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拜访孔子博物馆之前,实践队伍制作了一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线上、线下填写问卷的形式对各年龄段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前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程度不够,导致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为此寒假实践队员们决定前往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全程深度体验孔子文化的魅力,探究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创新发展之道。

实践队员一开始造访了历史陈列馆、孔子馆、资料馆等地,开展了与孔子文化相关的互动体验活动。在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孔子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在活动中,博物馆负责人向实践队员表示,近年来孔子博物馆坚持通过开展儒家文化进校园、孔子文化进社区以及孔子博物馆一日研学等各种活动来提高公众对儒家文化的认知水平,借助自身深厚的历史积累在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交谈结束后,实践团队来到孔子博物馆的负一层,观赏了箫韶乐团所举办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典乐器复原展演。这次展演集结了传统乐器如编钟、瑶琴和竹箫等,悠扬和谐,“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演结束后,实践团队首先采访了乐团负责人,询问关于举办古典乐器复原展演的目的。负责人表示:“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演出能展现珍贵文物及其蕴含的多重价值,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随后实践团队采访了观众们,询问他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在当今社会对这些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看法。一些观众表示:“虽然自己对一些有名的非遗项目略知一二,但对于非遗的本质、内涵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却认识甚少。”另一些采访者则表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学底蕴,对非遗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此次音乐表演后,对非遗文化的理解有了明显提升,也表示愿意发扬传承,但却缺少具体的途径。”他们期盼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加强非遗文化传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他们倡导将非遗元素融入当代的文化创作中,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实践团队总结,增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破局之法。

在当今社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和各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一起采取多种举措为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包括网络宣传、举办展览以及创作文化创意产品等等。近年来,文创产品展区的热度逐渐提高,包括以四书五经中的名言警句为设计灵感的书签、卡片,以及DIY手工艺品等。同时,还有栩栩如生的塑像以及模型等工艺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先辈智慧与心血的结晶,还也展现了现代工艺与创意的结合,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以创意设计和现代表达方式,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宝贵的文物得以重焕生机。

“非遗”成为2023年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之一。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往今来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学术观念和宗教信仰。从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领悟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在创新中持续超越,也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助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需从多方面展开工作。实践队员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参加中华文化讲座、展览、演出等形式,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华文化的瑰丽风采,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实践队伍也将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积极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让中华文化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对孔子博物馆的深入思考和参观体验,“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中华传统的美德和行为规范、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等多个领域不断努力。同时,他们感受到自身肩负着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助力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在国内的传承和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4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黑陶之韵,传承之美
日照1月18日电(通讯员石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黑陶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新时代青年应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探寻和保护中国非物质…
一起云支教的志愿者精神
线上一起云支教的志愿者精神线上云支教的志愿者精神是指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支援的方式,其目的是帮助缺乏资源的地区或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获取更多教育资源。与传统线下支教形式相比,线上云支教有其独特…
关注老龄生活,共创和谐社区——关爱老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
关注老龄生活,共创和谐社区——关注老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1月26日,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于淮北市中城社区进行了一场温馨而意义非凡的关注老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递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尊重…
非遗进社区,宣讲传风采
2023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开展了以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旨在帮助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非遗…
控制学院“追捕年味”社会实践调研团之线下采访——探寻年味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传承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文化背后,蕴含着情感、愿望、伦理、信仰,蕴含着中国人的独特生活美学。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更是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承载着家…
帮推 | “相约山大·励志启航”山东59队“沂心沂意”宣讲团面向莒南一中开展宣讲活动
笃行千里·植梦山大@莒南县第一中学为传承“相约山大·励志启航”实践精神,搭建山东大学与临沂市重点高中的双向沟通桥梁,八名山大学子结成“沂心沂意”宣讲团,相约寒假期间前往临沂市五所重点高中开展母校…
赏文化经典之姿,续非遗传承之章
为推进党的二十大中所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4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寒假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参与孔子博物…
非遗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为了解中国传统菜系曲阜菜,传承非遗文化。12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社会实践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阙里宾舍,拜访了孔府菜非遗传承人彭文瑜大厨。孔府菜是…
非遗进社区,文化同传承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遇见非遗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鲁城街道阙里社区,意在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区居民普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祥传统魅,大学生行践新
2024年2月14日,一支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组成的队伍踏上了探寻传统之美的征程,他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省济宁市的嘉祥县。实践团队积极融入当地,深入探访,开展了民俗文化调研。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