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宁2月12日电(通讯员 李栋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之余,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加强对师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熏陶,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循迹探忆筑梦实践队于2024年2月12日来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煤矿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对选取的红色人物、红色遗址进行寻访。
图为循迹探忆筑梦实践队队员们站在万人坑遗址纪念碑下瞻仰默哀逝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栋杰 供图
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带着对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2月12号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循迹探忆筑梦实践队在纪念馆副馆长李春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同市大同煤矿博物馆,拜访了曾被日寇捉去充当壮丁的贾润生之子贾金兰。
今年68岁的贾金兰得知实践小队的来意后,便主动与实践队员分享,讲述父亲遭受的非人待遇。他说:“我的父亲叫贾润生,16岁时被日本人抓壮丁,到煤峪口煤矿下井背煤。日本人根本不把矿工当人对待,背煤背得少就拿皮鞭抽,吃的就是‘兴亚面’,还吃不饱;睡觉更是在山洞里,工友们生病都不敢吭气,一旦被发现就被日本人扔到山沟里。”
1942年夏,矿区流行传染病。贾金兰说:“父亲说,当时大批外地劳工因水土不服,又长期吃‘兴亚面’和一些发了霉的食物以及喝井下的水引起了拉肚子,每天有很多矿工因病死去。当时,被怀疑有病的工友被关到‘隔离所’。只要被关进去,不管死活都被抬到烧人场和炼人坑,烧人场长10米多、宽八九米,架起炭火把人扔在里边烧。炼人坑3米多深,直接把人扔进去,浇上汽油点火烧。”
图为实践队员仔细聆听贾金兰老人讲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栋杰 供图
“贾润生老人的回忆是真实的,这也是‘万人坑’形成的过程。” 该纪念馆副馆长李春说,“1943年后,因为超负荷的劳动强度、恶劣的劳动环境、非人的生活待遇,大批工人或残废或生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日寇将死亡或者奄奄一息的矿工抛到荒郊野外、山沟或废弃井洞,5个月内日寇虐死矿工达2400人,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个白骨累累的遇难矿工‘万人坑’。通过我们的挖掘发现,这样的‘万人坑’有20多处。如今,纪念馆就建立在煤峪口后沟的‘万人坑’遗址上。”
图为循迹探忆筑梦实践队队员们站在万人坑遗址纪念碑下瞻仰默哀逝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栋杰 供图
沿着青砖道路拾级而上,就进入了“万人坑”遗址。这里位于煤峪口南沟的北山坡上,温度瞬间降低,头顶还不时有水滴下。通过玻璃可以看到坑内层层叠叠堆满了死难矿工的尸骨。他们有的头颅被击穿,有的四肢被砍掉,有的脊骨被扭折,还有的被铁丝捆绑着呈大声呼救的状态。李春说:“这处遗址是现存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分为上、下两个洞,上洞宽5—6米、深40多米,下洞宽3—4米、深70多米,相当于10层到23层楼房那么高,里面全是矿工的尸骨。”
采访的最后,在问到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有什么期盼时,他殷切地告诉大家“一定要学好马列主义,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找到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牛马,做人民的奴隶。”说到这里,老人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哽咽着说道:“我们要永远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要学习一辈子的,绝不能忘记。”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为人民服务”是老人一生的信念,而他也正是这样认真践行了一辈子。
通过这次红色访谈活动,参与的实践队员都深受教育,实践队员叶宇轩同学表示,“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更要传承好老一辈留给我们的红色基因,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力!”张轩同学表示, “我们现在生逢盛世,在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而我们的先辈们却需要在战场上拼搏厮杀。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当今这样一个盛世,我们要永远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这些英雄的无私奉献。我们更要传承英雄的风骨,挺起民族的脊梁,凝聚前行的力量。” 曹煜晴同学表示“从老英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当年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的身影和耄耋之年坚守本色,不断学习的初心。我们要接过老英雄们的接力棒,继续发挥优良传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聚起正能量!”全体实践队员也表示,将以英雄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弘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