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3日电(通讯员 田嘉怡)“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这是李白在《寻雍尊师隐居》中的诗句,表达了对于雍尊师高风亮节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进步对广大师范生群体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基于此要求,2024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实践队队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实践方式对教育发展以及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践行262课堂改革
为进行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选择了临沂兴华学校作为实践场所,并联系了本次寻访的对象——刘老师和李老师两位老师以及在校学生。两位老师均有多年从教经验,教学水平突出,教学研究成果卓越,担任学校教务工作要职。实践队员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以及与同学们的接触,了解到当下学校发展现状和教育硕果,其中,“262”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备受关注。
教育改革家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意义》一书中说到:“课堂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场不尽的旅途。”据了解,该校对全体师生进行“262”课堂改革的知识灌输,从理论、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提升课堂改革的效率与作用。通过和两位老师的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多种多样的课改方式和激励机制,为持续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汲取了智慧,为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抓手。全体教师执着探寻、不断进步、一路成长,将会更好地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活动以及每一位学生身上,回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发展、新要求、新期待。
图为实践队员向教师做相关线下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嘉怡 供图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考古文物知识
山东省在考古学上属于海岱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考古资源。实践队员选择了山东省博物馆、汉墓竹简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鲁南泰沂山系区域龙山文化遗址、济南城子崖遗址分别进行调查研究。
在实地调研考察之后,实践队员来到临沂兴华学校,结合实地考察成果,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考古文物知识”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宣传历史与考古知识,体验“一日教师”的身份,也在讲解实践中提升对于教师教学的理解与领悟。
在介绍宣传时,实践队员说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为今天的社会提供历史借鉴。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通过了解文物和考古,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听讲同学深有感触。
结合当前中国实际,其中一位同学回应说“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这一话语引起在座师生的共鸣,赢得了在座师生的掌声。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龙山文化遗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嘉怡 供图
图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嘉怡 供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文化薪火相传
为了对教师群体整体的师德师风进行深入了解,实践队员们集思广益,从教师文化、教育现状、教育改进三个方面分别制订了三份调查问卷并进行完善,得到线上和线下两个版本的成果。随后,实践队员纷纷发起线上号召,利用人际网对广大教师群体、师范生群体、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实践队员们还进行了线下的问卷采访,在学校等与教师相关人群密集的场所进行随机访问,以了解当下社会师德师风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德师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的结晶,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品格、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在进一步整合调查结果后,实践队员结合数据表示:“在当今的教育中,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传统,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当今教育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