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践行初心使命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boy~abc♬

中国青年网南昌1月23日电(通讯员 顿长帅)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履践致远”实践队队员于寒假分散返乡,在各地挖掘红革命色故事的实践活动。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八一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顿长帅 供图南昌八一起义博物馆,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号,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个博物馆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是专门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馆内陈展各类图片、图表509幅,文物展品407件(套),艺术品51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人们得以一窥当年起义的壮丽画卷。2024年1月18日,“覆践致远”实践队成员抵达江西省南昌市81纪念馆参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首先来到了新馆大楼。纪念馆内陈列着许多历史文物,包括革命先烈的遗物、照片、文献等,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经过和革命精神。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其中包括南昌起义的策划书、革命烈士的遗物、战斗武器等。通过这些珍贵的展品,观众可以详细了解南昌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烈的英勇事迹。深入了解了南昌起义的全过程。起义当日凌晨,贺龙、叶挺、朱德等人率领部队在南昌市各要点开始战斗,最终成功占领了南昌城。这场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紧接着,队员参观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陈列区。这里展示了人民军队从南昌起义开始,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走向胜利的艰辛历程。大家看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风貌。最后,队员们来到了旧址复原陈列区。这里复原了起义时的指挥部、战场等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大家看到了起义军使用的武器装备,感受到了他们与敌人搏斗的激烈场面。这些复原陈列生动地再现了起义军英勇奋战的历史画面,令大家深受感动和鼓舞。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八一纪念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顿长帅 供图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南昌起义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这场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中国革命的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博物馆在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多样的展示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南昌起义的历史,也让革命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它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也成为了当地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学习和参与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初心和使命,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红色基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人民立场、务实作风、担当精神、革命意志、道德品质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红色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鲜明特色和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红色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网络安全入校园,反诈知识记心中
网络安全入校园,反诈知识记心中(指导老师:文磊通讯员:俞倩胡海燕解悦彤刘逸涵)为了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2月2日,湘潭大学“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成员唐章英前往邵阳县第二中学…
重涉红色基地,续写英雄篇章
中国青年网平凉2024年1月30日电(通讯员韩浩博)2024年1月30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队队员就近在所在地参观了平凉市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当地辉煌…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学院王雨溪“返家乡”社会实践
一、“年岁增长福常驻,幸福安康喜迎春”写春联服务为促展现河套村的团结互助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春节期间的文化交流和服务,我积极主动参与写春联服务。每年的春节前夕,河套村村民委员会都…
“家乡美好美丽景,青年尽心尽力传——美丽家乡宣传活动”,江科大学子在行动
“家乡美好美丽景,青年尽心尽力传——美丽家乡宣传活动”,江科大学子在行动大学生网报连云港2月5日电(通讯员古晓东)“家乡”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家乡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乡村或者一个地区。…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网白银1月23日电(通讯员顿长帅)为“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兰州理工大土木工程学院“履践致远“实践队队员于寒假分散返乡,在各自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红色足迹遍布我国各地,它们是革命…
社会实践——用心传承文明,用行动成就未来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用心传承文明,用行动成就未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为了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增强文化…
学院资讯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勤工助学中心机构总结大会
元旦将至,意味着2023年即将进入尾声,在此重要时分,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勤工助学中心于12月24日晚在雷阳楼B-101室展开2023-2024第一学期机构总结大会,本次参会人员有计智院指导教师张茜,机构正职…
“星辰大海·开拓未来”优秀学生学术与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交流
郑祖槐博士研究生,主要以“以梦想启航·用行动筑梦”为主题,分享了他在本科与硕士期间的求学经历,本硕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40多项荣誉;重点讲…
社会实践——关爱空巢老人,共创和谐社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关爱空巢老人,共创和谐社区为了大力弘扬尊老爱幼,改善社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以“关爱空巢老人,共创和谐社区”…
筑梦云端,搭建希望之桥
“教育是一种服务,旨在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和目标”2024年一月二十日寒假我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参与了“一起云支教活动”和小朋友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学习和互动,虽只有短短十几天,却让我收获了无比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