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岁月焠土,点土成金:非遗文化育人心——河海大学“匠心不辍”调研团赴苏州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Angelica□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对于培养劳动型人才的号召,传承工匠精神,挖掘潜在非遗资源,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教育作用,“匠心不辍”——中小学御窑文化培育实践团以享有“天下第一砖”美誉的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苏州御窑金砖作为切入点,探寻非遗视角下中小学生工匠精神校园培育模式,挖掘新时代条件下的非遗传承新路径,人才培养新体系。

团队成员来到了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御窑小学坐落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御窑边,所在地有许多生产金砖的古窑。在御窑文化进校园的主题背景下,学校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开发管理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等,传承文化基因,创设文化特色。

通过实地考察、切身体验、发放问卷以及对于相关同学和老师的访谈,团队成员对于御窑文化进校园实际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于当下中小学生学习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兴趣和途径有了更加详细的把握。

团队成员去到了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御窑金砖厂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并对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徒弟孙坚进行访谈。通过切身考察,成员们对一块金砖从选土练泥、制坯晾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烧、熄火窨水到出窑磨光,历时18个月的制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知,在工厂工人的介绍下更是体会到传承非遗技术的不易与手工匠人们坚守优秀传统文化阵地的伟大。

同时,在孙坚先生的介绍之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今御窑金砖技术传承的艰难现状及其积极通过出版读物、节目宣传以及加强与大中小学紧密合作等方式破解当下困境的有效途径,对于当下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困难但又拥有全新传播途径的矛盾局面有了清晰的认知。

团队成员在苏州市吴中区苏州职业大学江南非遗传承职业体验中心对非遗文化校园的相关情况进行访谈交流,在与负责人赵老师的对话中,成员们熟知了苏州市中小学非遗体验课程的相关知识。此外,通过对国家级大学生文化教育基地——吴文化园的参观,成员们了解到运用艺品展示、作品复刻、网络直播等方式传承吴地文化以及非遗文化等拥有科技助力的全新方式。

在本次实践的最后一站,团队成员于去到了苏州市相城区御窑金砖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王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对博物馆进行了整体的参观,并对御窑金砖的相关历史、制作工序、实际用途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王老师对于金砖历史一字一句的讲解中,在博物馆中对于文物作品的亲眼参观下,团队成员感悟工匠精神,汲取非遗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承担传承重任,于一言一行中,从身旁微处里发挥自身作用,集微弱烛莹之光,燃文化传承之炬,传能工巧匠之魄,育时代工匠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在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工匠精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教育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自身对于苏州御窑金砖的本身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中小学非遗校园的现状有了大致的把握。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团队成员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与实践成果,充分挖掘潜在的文化资源,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以身边实际行思政育人之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69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我与社区共成长
我与社区共成长社区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基本环境,对个人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深知,社区服务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社区成员建立紧密联系,了解和帮助他们的重要方式。在社区的怀…
冬日返乡实践,江科大学子在行动
冬日返乡实践,江科大学子在行动中国青年网镇江2月15日电(通讯员彭宇秦拿拿)为引领广大学生与新时代同行,锤炼同学们的意志品格,磨炼社会能力,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1月26日到2月10日,江苏科技大…
机电工程学院“党史学习实践队”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机电工程学院“党史学习实践队”开展了“重温百年党史聆听红色故事”社会实践活动。2月16号,实践队员前往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实…
魏都“东来”万家得惠,一曲“郑许”响唱乡村
导语郑州大学践行者团队成员们结束了在郑许线及部分沿线站点的走访调研之后,来到了郑许线终点站的重要站点——许昌胖东来,这个被誉为“零售界的海底捞”的购物广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零售业也随之…
二师学子云支教:暖暖支教,浓浓师生意
中国青年网宜昌2月8日电(通讯员郭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们携手中小学生们共同开展了“一起云支教,奋进新进征程”2024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在这个寒假,小朋友们与大学生们志愿者一起参…
不同地区水质检测报告 ——关于水质与结石病关系研究
不同地区水质检测报告——关于水质与结石病关系研究□黄昕怡(生命科学学院2201班)【摘要】:本报告通过湖师大青年行社会实践队进行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不同地区居民对饮用水安全与结石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云支教,爱心传递无界限
为引导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4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携手创未来”专项活动应运而生。我有幸成为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名云支…
躬身入“局”,微光汇星河
古往今来言大志者数不胜数,而成大事者从不空呐喊,而是躬身入局,他们有“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报国之志,有“世事纷繁多元应,纵横当有凌云”的创新勇气,有“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的坦…
依法避盲,让法律守护青少年成长
法律是人们捍卫自身权益的重要武器,规范自身行为的标尺,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在全民法治意识普遍…
普法进校园,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