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禹城1月23日电(通讯员 陈韵涵),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已久,在“你是什么垃圾”等等玩笑话的背后,是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垃圾分类的方法,全民环保观念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促进垃圾分类的实现,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秉承时代精神,彰显青春风采”实践队队员在2024年2月07日前往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行政街糖城广场开展实践活动,在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实践队队员们在设立垃圾分类的场所附近进行相关宣传,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垃圾分类是倡导低碳生活的必然需要,是提升整体文明水平的客观需要,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另外,队员们对城市环卫工进行了关怀慰问,并积极帮助环卫工人们清理垃圾,体会他们的不易。
实践活动的进行,让“秉承时代精神,彰显青春风采”实践队队员们深刻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绿色生活理念、绿色生活习惯的必要性,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推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兰陵一中开展了“沂蒙精神进校园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和5班团支部分别于新泰市、蒙阴县等地区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
徐晗 任娅楠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展了“寻非遗泥塑火种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近距……
张佳慧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德州市市中街道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活动开始,……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2月23日,聊城大学与环境学院2024级7班团支部在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传承焦裕禄精神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同学……
杜彦硕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淄博第六中学开展了“悟延安精神铸时代担当”宣……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泰安小分队于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传承泰……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走进更多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切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劳动观念……
袁冰清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