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实现乡村五大振兴中的生态振兴,改善村容村貌,实现对垃圾的回收利用,1月28日至2月1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萤火微光,不灭其芒”实践队成员在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南城镇几个村落间展开了垃圾分类知识科普活动。通过宣传、倡导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绵薄之力。
前期充分准备,制作宣传材料
实践队员对于实践地点村民对于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拥有一定了解,当地民风淳朴、节俭成风,对于能够卖给废品回收站的可回收垃圾利用十分高效。但由于当地以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口为主,对于电池等有害垃圾的危害认识不清,常有处理不当的问题。为确保宣传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践队员通过互联网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为一些专有名词添加相对通俗的解释,特别突出有害垃圾相关的宣传内容。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宣传内容的编写
走进社区,开展实地宣传
结合当地情况,实践队员决定采用张贴宣传册和面对面口头宣讲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扩大宣传范围。1月28日上午,实践队员在当地志愿者协助下,在宋楼镇镇上进行宣传。一开始,实践队员在镇政府外人流量较多的文化广场张贴宣传内容。张贴途中,有一位镇政府工作人员前来询问,经过实践队员解释,工作人员热情地表示肯定,并在看过宣传册后建议实践队员贴在宣传栏旁。张贴完毕后实践队员决定抓住人流正多的上午时分就地进行宣传。实践队员向附近群众介绍了四种垃圾分类的标识,进行垃圾分类的四个垃圾桶以及每个垃圾桶对应的该放哪一些垃圾。途中实践队员发现当地人对于不同的垃圾拥有相对固定的处理方法:对于可回收物都是收集好送往垃圾回收站换钱;厨余垃圾大多混着泔水倒入院落内某处专门用来堆积废物的角落露天堆放,少部分会填埋,极少数能用来堆肥或其他较好利用方式;其他垃圾也是堆积处理和扔垃圾桶;有害垃圾则是五花八门,废电池有混合在其他垃圾里扔垃圾桶的,有些家里有专门的桶或者盒子留着卖给垃圾场的,极少数直接丢弃在土地里,废药品的瓶瓶罐罐实际上算是有害垃圾,但是当地村民往往将其当作可回收物同纸板、塑料瓶等一同卖给垃圾场。针对当地对于有害垃圾的内容和处理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实践队员在后续宣传过程中将有害垃圾这一类作为重点进行介绍。
图为实践队员在宋楼镇政府文化广场张贴宣传册
图为实践队员在宋楼镇政府文化广场向路人宣传
走进周围村落,扩大宣传范围
1月28日下午,1月29日这段时间内,实践队员总结前一阶段的宣传成果,对宣传册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如增加有害垃圾一栏的解释,并增加对应建议处理方法以及结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可行处理方法,在确保处理方法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增加其可行性,尽可能让村民觉得处理方法不麻烦而且有益。将宣传册字号调大并重新打印后,实践队员先后在宋楼镇靳庄村,宋楼镇侯王庄村以及临近的南城镇乔官屯村进行面对面口头宣讲,取得当地居民一致肯定。
图为实践队员在靳庄村一家理发店附近向路人宣传
再次回到起点,检验实践成果
2月1日,实践队员再次回到宋楼镇,对先前阶段的宣传成果进行检验。在政府文化广场附近,实践队员特意观察了先前张贴的宣传册,发现有一些人会特别留意宣传内容,少数人会通过拍照等方式保存宣传册上的内容。实践队员随机采访了几位围观群众,据一位老大爷所说,他家之前的一些垃圾都是混合打包扔垃圾桶,或者直接露天堆放在院子里,最近看政府这边让贴了宣传册子,开始特别留意一些有害垃圾,将他们单独存放起来了。另有一位叔叔说:“家里孩子从学校回来后看见我们开始整这个垃圾分类,他也挺高兴,说着是环境也能变好,和和美美的多好啊!”从最后的采访来看,本次实践活动是有意义,有效果的。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积极总结此次实践活动的所想所感,反思不足之处。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队员和当地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取得较好成果,对于促进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具有一定帮助。实现垃圾分类非一日之功、一人之效,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垃圾分类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发挥更持久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