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蓝学院开展“奋斗作梁,遇水迭桥”寒假实践活动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 作者:周珂 万欣妍

2024年1月17日至2024年1月25日,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踵事增华”文化宣讲寒假实践团开展了以“奋斗作梁,遇水迭桥”为主题的茅以升精神宣讲活动。团队成员去到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等地,通过企业发展、学校生活、社区建设三个维度,进一步诠释了茅以升精神的深刻内涵,感受茅以升“爱国、奉献、奋斗、科学”先进品质的强大张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此更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了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社会环境而共同努力的决心。

一、进企业:奋斗不息战未来

奋斗的意义在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提升员工的个人价值、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只有不断培养和激发企业的奋斗精神,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茅以升前辈也曾说“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曰奋斗。”

成员路同学去到南京市园林工程指导中心(南京市园林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学习相关企业文化并进行了茅以升精神的宣讲,在宣讲过程中,她表示“奋斗是茅老主要精神之一,更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企业上下只有保持十足的奋斗精神,才能够不断创新,在未来发展得愈来愈好!”

二、进校园:爱国同心面未来

1912年茅以升虽想弃笔从戎,但是感于孙中山先生“两路大军”的演讲而坚定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在之后的十数年里,茅以升先是出国留学深造,又回国从事教育事业,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茅老对祖国的爱始终如一,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奋斗。

学校是学生爱国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学校爱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国家意识、正确的价值观、民族团结、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爱国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团队成员周同学去到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在和同学们深切交流中,她娓娓道来讲述茅老波澜壮阔的一生,希冀这些动容事迹能够影响到中小学生们,启蒙他们对爱国精神的认知,循序渐进塑造其正向的价值指引。

三、进社区:奉献勠力迎未来

1933年3月,茅以升开始主持钱塘江大桥。为了建桥,他不顾个人安危。面对“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上还有日本人的飞机”,茅以升带领团队废寝忘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仅用三年时间,建成全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最终打破了国外专家的断言,成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为中国现代桥梁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茅老可谓是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到新中国的桥梁建设中去。

社区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居民在社区中能够找到归属感和精神寄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社区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和设施,如医疗、教育、文化活动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员万同学在家乡社区扬州市江都区南吴社区进行宣讲活动时表示:“奉献是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义务。它意味着进行志愿者服务、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关心和帮助他人,以及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这能够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和温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春联送祝福,温暖入社区
春节贴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区交流,感受节日的氛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在2024年2月9日,曲阜师…
扫雪除冰,迎接春节
近几日由于雨雪天气较多,社区内出现了大量积雪,积雪结冰硬化,严重影响了居民们的正常出行。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通畅和居民们的出行安全,2024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
落实城市建设规划,打造幸福之城
城市建设规划是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体现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感,2023年2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
守护特色文化,感悟城市光辉
特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城市特色文化作为城市历史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一座城独具韵味的名片。为了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感悟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2023年2月15日,…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基层,传承城隍文化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守住我们的根和魂,需要物质上的保护,更需要精神上的积淀与升华,为了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城隍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2024年2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瞻仰漕运盛景,感悟城市魅力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16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为了让广大群众瞻仰漕运盛景、了解运河文化,从而感悟城市魅力,2024年2月17日,曲阜师…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各社区协同举办火把节
为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队员所在社区与其他社区一起完成当地火把节的举办。在纪玉超老师的指导下,在贵州省晴隆…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共同抵制毒品,守护社区安宁
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后勤保障工作,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队员在纪玉超老师的指导下,在贵州省晴隆县莲城街道办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实践…
深入社区,服务老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扬这美德。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提高和培养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了解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欢乐,为…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家家有灯笼,温暖入人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之一的灯笼文化如今仍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知晓人们对灯笼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