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广大沿海地区的人民,以海洋为田野,以舟船为耒耜,在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共同绘制了一幅“大陆”与“海洋”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壮丽画卷。1月25日至27日,莆田学院“寻迹世遗”实践队前往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的泉州,感受泉州灿烂古今的文明。
“踏”海丝,踏海丝起点见证岁月
在世贸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实践队员们欣赏了瓷器、壁画、航船模型等展品,感受泉州与海交鸣的开放包容。在姑嫂塔、六胜塔、石湖码头等地亲眼目睹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标和港口,体悟海丝之路的伟大和力量。实践队员杨云泽表示:这些地标让我感觉到了海丝之路的生动和鲜活,体验到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繁荣和海上交流的多元。
“挖”非遗,挖千年蟳埔魅力簪花
1月25日下午,“寻迹世遗”实践队联合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薪火传承,同心燃梦”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感受千年渔村里传统与时尚、历史和现实融汇交织,体会“海风千万里,不如花开四季簪”的美好蕴意。
实践中,“寻迹世遗”实践队学习潯埔的簪花风俗并跟随当地非遗传承人学习簪花技艺,体验簪花围的制作过程。队员们用鲜花、绢花、绒花等材料,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了各式各样寓意着吉祥、富贵、高洁、清雅的簪花。队员们头戴自制簪花,与当地的阿嫲们互动交流后来到真武庙、天后宫、文兴宫等地,参观各种宗教信仰的庙宇,领略多元宗教文化,感受泉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通过“一压,二捏,三搓,四修”,用泥土捏制了各种形象的泥塑,有船只、灯塔、海鸟、海豚等,寓意着海洋的广阔和生机。还用彩绘和金箔等材料装饰了泥塑,使之更加生动美观。并将还原的万寿塔、博物馆陈设的商船等标志性物件赠予游客,游客们对这些手工艺品赞不绝口。“这些手工艺品非常精美有心意,志愿者的宣讲让我对海丝之路和非遗文化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看到了莆田学院学子们对文化传承的热情、才华和决心。”游客严阿姨感慨地说道。
“云”宣讲,云宣讲承继文化自信
2月14日至2月17日,队员们开展线上云宣讲,分享了在泉州的实践体验,讲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如何丰富的海洋文化与悠久历史。着重强调,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泉州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云宣讲,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泉州的海丝之路与非遗文化,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宝贵的文化遗产。
“寻迹世遗”实践队指导老师林星表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青年一代的莆院学子,将继续寻觅海丝记忆,承继丝路精神,感悟“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科学内涵,在这张记录着中外交流的“名片”中,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