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垃圾量迅速增长,而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土地侵蚀、提高经济价值、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源;同时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针对这一热点,展开实地走访,于2月1日对山西省太原市环保局进行相应走访调研。
在走访期间,我们了解到太原市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构建体系、分类治理的部署积极推进,已初步建立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太原市现有垃圾终端处理场8座,大型转运站2座。目前,太原市垃圾分类日均回收可回收物2100吨,日均资源化处理厨余垃圾315吨,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达32%,垃圾减量率达17%。无害化处理率达98.6%,建成区无害化率达100%。同时大力推进“4+2”分类管理模式:“4”即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2”为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2020年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2023年又出台《山西省城乡垃圾管理条例》,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省财政从2021年开始每年列支4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补助;同时也加快推动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城市垃圾分类的情况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垃圾分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加强宣传和引导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技术支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0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