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所谓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锔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锔瓷的出现因在宋代或宋代之前,因为在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已有锔瓷人的身影。
(《清明上河图》中的锔瓷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话正是对锔瓷技艺最好的描述。由于瓷器质地硬而脆,没有延展性,这就要求锔瓷人在锔瓷的过程中小心谨慎。
锔瓷的过程大致分为五步:
第一步:对缝,将破损的瓷器的碎片对齐,并准备修补工具。
第二步: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确定好修复瓷器所需的铜钉数量和位置。
第三步: 用金刚钻打孔,金刚钻是长约10cm铁钻杆,在铁钻杆套着毛笔杆粗细竹外套,外套的两端用剪刀铁箍把铁钻杆和竹外逃固定在一起。再在普通的钻具用铜焊把钻石镶嵌在工具头部做成,然后用金刚钻钻孔。打孔时,要非常注意,手一定要拿得稳,对的准,千万不能打穿要是不小心打穿了,还得多加几道工序把孔填补起来;其次打孔要对称,不能有一点偏差
第四步: 钉铜钉,铜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铜钉的韧性和制作铜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铜补器皿的使用寿命。铜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三种,铜钉的大小是根据器物大小、破损程度来计算的,器物修复后不仅方便盛水,而且还给器物本身增添了几分韵味。
第五步: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铜瓷就完成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小朋友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3月1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4级4班团支部赴柳园社区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争做时代小雷锋”社区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播放……
董彦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