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所谓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锔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锔瓷的出现因在宋代或宋代之前,因为在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已有锔瓷人的身影。
(《清明上河图》中的锔瓷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话正是对锔瓷技艺最好的描述。由于瓷器质地硬而脆,没有延展性,这就要求锔瓷人在锔瓷的过程中小心谨慎。
锔瓷的过程大致分为五步:
第一步:对缝,将破损的瓷器的碎片对齐,并准备修补工具。
第二步: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确定好修复瓷器所需的铜钉数量和位置。
第三步: 用金刚钻打孔,金刚钻是长约10cm铁钻杆,在铁钻杆套着毛笔杆粗细竹外套,外套的两端用剪刀铁箍把铁钻杆和竹外逃固定在一起。再在普通的钻具用铜焊把钻石镶嵌在工具头部做成,然后用金刚钻钻孔。打孔时,要非常注意,手一定要拿得稳,对的准,千万不能打穿要是不小心打穿了,还得多加几道工序把孔填补起来;其次打孔要对称,不能有一点偏差
第四步: 钉铜钉,铜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铜钉的韧性和制作铜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铜补器皿的使用寿命。铜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三种,铜钉的大小是根据器物大小、破损程度来计算的,器物修复后不仅方便盛水,而且还给器物本身增添了几分韵味。
第五步: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铜瓷就完成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3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谢琪)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号召,4月23日至30日,三元学社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践行绿色理念,共筑……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谢琪)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20日下午,三元学社在烈士公园组织开展“追思先烈魂,赓续荣光路”主题团日活动,20余名社团成员参与其中。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谢琪)4月15日,23级哲学班青马小组于景德楼112教室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纲领学习活动,旨在深化青年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理论素养。活动伊始,小组组长强……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谢琪)4月11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元学社主办的“绿色引航——环保智趣工坊”长期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该活动以每周五一次的频率持续开展,旨在通过创新互动形式激……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谢琪)由三元学社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将于4月23日正式启动。本次竞赛以“践行绿色理念,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将持续至4月30日。据悉,活动已成功招募校内九个学……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谢琪)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年学子与社区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4月13日,2023级哲学班团支部走进新民路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主题团……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谢琪)为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志愿服务,3月17日至23日,三元学社联合晨艺协会、大学生乡村振兴研究会、子非鱼思辨社共同举办“青春志愿续薪火,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团日活动。活动……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3月15日,三元学社“她与雨林共呼吸”珍·古道尔主题观影会在景德楼成功开展。活动通过纪录片《珍·古道尔的传奇一生》,带领同学们走进这位传奇科学家的生态世界,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
谢琪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