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传统文化之力,铸大学生党性之魂
——文化传承与党性教育的互动融合模式探究心得
□钱馨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2301班)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一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又一次组成新的实践队,踏上了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的路途。在我看来,寒假的社会实践调查犹如与社会的一场酣畅淋漓的深度对话,让我们在聆听中感悟社会百态,在调查过程中体验刻骨铭心的成长。它更是一座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桥梁,让我们在跨越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
这一次,我们实践队紧跟党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践行中央指令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完成了关于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相融合的模式探究的课题调查。在“两个结合”思想的指导下,调查探究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之间的融合之道,希望以此课题的调查,可为更多高校的教育工作研究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同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在大学生群体甚至是全社会中的传承与弘扬,增强大学生的党性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在两个结合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对历史智慧的传承,更是对时代精神的回应。这一课题的研究,旨在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坚定党性的新一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到《孟子》中的“浩然之气”,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经典教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引,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党性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党性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坚定党性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在“两个结合”的背景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教育相结合的传承模式探究这一课题,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框架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选择题部分包括多选和单选,涵盖了措施、意义、原因、目的以及重要性等方面。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共召开了四次会议。第一次会议是深入了解课题,为后续设计奠定基础。第二次会议汇总了大家的题目设计,展现出团队的智慧。第三次会议则是进行筛选和精细修改,确保每个选项都严谨准确。最后一次会议讲解了问卷的发放过程及注意事项。
在完成了我们的问卷设计后,我们的实践队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查。虽然期末周时天气寒冷,环境不利,但我们的队友却激情满满,活力四射,在与人热情沟通中,我们很快完成全部的线下问卷发放,并做好了拍照与视频的记录,这与我们发放问卷时的笑容和热情是息息相关的。
虽然结束了线下的问卷发放,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有一些调查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发现并加以改进。首先是调查样本显示缺乏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我们学校是师范院校,女生比例较高,因此调查对象主要以女生为主,加之我们的调查队员多以大一的学生为主,所以在选择调查对象上我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同为大一的人。其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调查对象在接受问卷调查时,可能由于个人时间紧张,填写速度较快,导致有效问卷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存在一定问题。此外,问卷题目表述设计也需要改进,部分受访人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困难,这会降低受调查者的填写兴致。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问卷设计中,运用更通俗化的语言,清晰地表达题目的意图,减少歧义,在方便他人的同时也获得了更真实的调查信息。最后,更要我们关注的是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回答的真实性及其重要的问题。一些调查对象在填写问卷时可能没有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更倾向于给出一个近似“完美”的答案,如,更倾向于选择带“非常”,“很”等字眼的选项。另外,由于时间和环境的限制,我们的寒调调查主要集中在期末复习周的校园,调查时天气寒冷,户外接受问卷调查的人数较少,样本数量和代表性都受到了影响。
此次调查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将在在下一次的调查中改进方法,以更科学,更严谨的态度进行课题的探究。据此,我有以下个人建议。首先,保持样本多样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校外校内调查结合;其次,简化问卷设计相关流程,问卷内容设计应通俗易懂,避免歧义;再者,注重发放过程中的经验的总结与建议的收集,询问调查对象关于此次问卷设计的建议,只有从切身从调查对象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够设计出更加有利有效的问卷;最后,要选择恰当调查时间,避开期末复习周,提高问卷的有效回收率。
此次的课题调查已经结束很久了,但在那段时间中给我带来了回味无穷的收获,在其中获得的经验与建议也早已刻进脑海之中,受益终生。一品传统文化,乃中华民族之瑰宝,如璀璨星辰,照亮华夏历史长河。大学生党性教育,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之重要途径,如长风破浪,引领青年成长航向。二者结合,优势互补,如虎添翼。二品团队协作,如伯牙子期之高山流水遇知音,默契十足。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三品个人成长,亦是收获满满。在问卷设计与发放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论语》中所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懂得了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同时,对党性与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仿佛登高望远,视野开阔。面对问题时,也能镇定自若,如苏轼所言:“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两个结合”为我们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的传承模式指明了方向,如黑暗中的灯塔,引领我们前行。研究过程中,我们孜孜不倦,犹如春蚕食叶,汲取知识的养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此次研究让我们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弘扬的决心。我们坚信,在“两个结合”的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在大学生党性教育中大放异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4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