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笃学尚行实践队2月19日讯】(通讯员:郑文晴)
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儿女历经血与火的淬炼。他们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奉献精神,书写了军民血肉相连、共同奋战的壮阔篇章,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如今,沂蒙儿女的故事仍被久久传唱,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更是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光芒。今年1月,在院团委的组织下,我很荣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笃学尚行实践队一员,踏上了沂蒙热土,走进了沂蒙故事,深刻感悟了沂蒙精神。
走进红嫂故事,感悟军民情深
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一间间“红嫂”事迹的展室,就像矗立在沂蒙山上的一座座丰碑,记录着平凡的不平凡,记录着军民鱼水情深的大爱。展馆内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还原,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战争年代,抗战时期的农家哑妇明德英,在八路军战士生命垂危的时刻,冲破了封建观念的束缚,做出的乳汁相救的大爱壮举。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战时托儿所令人动容。为了照顾前线及牺牲战士的子女,受部队委托,王换于办起了战时托儿所,动员全村妇女抚养,最多时有42个孩子。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她就让正在哺乳期的二儿媳用奶水喂养。托儿所的孩子健康成长,而王换于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照顾不周先后夭折了。通过学习我知道沂蒙红嫂不是一个人而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沂蒙母亲王换于、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沂蒙六姐妹等为代表的沂蒙伟大母性群体。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
红嫂的故事使我无比动容,蒙山高,沂水长,红嫂恩,永不忘。如今,当年的“红嫂”已故去,但红嫂精神却通过齐鲁姐妹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齐鲁大地,从齐鲁大地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建功立业、拥军报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重回渊子崖保卫战,感悟革命信仰
“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刻在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渊子崖抗日纪念塔上的这16个大字,是80年前渊子崖保卫战最真实的记录,更是这个村庄一代代人难以抹去的记忆。伴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我的思绪回到了1941年的12月,盘踞在沭河西岸小梁家据点的日伪军150余人,包围了渊子崖村,向村民讨要猪肉、白面,村民在年仅19岁的村长林凡义带领下,用土枪、土炮、大刀和铁叉,与日伪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147人的代价,歼敌121人。
战争时期,沂蒙人民跟日本侵略者斗争、跟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在蒙山沂水间先后发生了4000多场大小战斗,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10.5万名革命烈士血洒疆场。据山东省民政厅数据统计,山东登记在册的烈士共有30.1万人,占全国的11.5%。正是有了这样的斗争精神,才打跑了侵略者、反动派,才迎来了解放。
如今,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克服一切困难,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进。
从民族苦难中、从战火纷飞中、从顽强奋斗中走来的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沂蒙军民用生死与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学习、传承、践行沂蒙精神,共同汇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笃学尚行实践队 责任编辑:郑文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