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齐风德韵淄博
最后,团队成员们参观了葛亭煤矿,从中了解了煤矿的开采过程、煤矸分选以及冲击地压研究等方面。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对煤矿所使用的各种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知晓了从开采到运输加工的各个环节以及所需的技术。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现代煤矿正朝着智能化、科技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图1 团队成员到达淄矿集团
通过对煤矿管理人员的采访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葛亭煤矿是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济(宁)北矿区建设的第三对现代化矿井。井田面积20.8平方公里,设计能力60万吨,2003年核定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可采煤层为3、16、17层,属低灰、低硫、特低磷、结焦性能好、高发热量的优质炼焦配煤及环保动力燃料用煤。近年来,该矿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文明煤矿、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全国煤炭行业“太阳杯”优质工程、山东煤炭工业局“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AAA级矿井、济宁市花园式单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2004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评审认证,矿井整体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葛亭煤矿所属的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淄矿集团)具有上百年的开采历史,是一个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总部坐落在鲁中工业重镇淄博市,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在鲁陕黔滇蒙五省区七个地市,现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省属大型企业集团,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2016年8月,淄博矿业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73位。
近年来,淄矿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第三次创业”,确立了“优而特,富而强”的发展愿景和“三步走,翻三番”的战略目标,着力在理思路、调结构、抓改革、强安全、重民生、树形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三三一”产业格局:即建设山东济宁、陕西彬长、内蒙鄂尔多斯三个煤炭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打造济北矿区、东华水泥、埠村煤矿三个循环经济园区,构建一个总部经济圈。2010年,生产合格煤143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实现生产经营性利润19.5亿元,企业资产总额为228.6亿元,连续九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之列。
淄矿集团以国际先进企业为标杆,树立雄心壮志,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卓越能源企业。淄矿集团将引入现代化理念,高境界定位,高标准管理,高起点发展,自我加压,创新超越,从技术装备、产品服务、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四方面突破,实现安全发展、创新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淄矿集团将拓宽国际化视野,实施“大能源、大资源、大合作、大运营、大协同”五大战略,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横跨煤、电、油及新能源领域,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和持续发展力。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淄矿精神的集中体现。淄矿人走过百年自强不息之路,在变革中扬弃,在拼搏中前进,造就了一个“大庆式企业”,催生出全国十面红旗之一的“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创造了百年淄矿的新辉煌。创新进取,是淄矿人的追求。持续创新带来无限生机,不断进取再铸百年辉煌。要实现“三步走,八百亿”的战略目标,把淄矿建设成为“优而特、富而强”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必须始终高举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旗帜。
为社会创造财富是企业的使命。创造财富就要做优做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税;就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要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就要培养和输送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员工创造幸福是企业的职责。创造幸福就要加快企业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经济收入;就要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图3.4.2 淄矿集团记
截止2023年,淄矿集团现有职工20000多人,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300余人。同时,淄矿集团作为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行业优秀企业、山东省“AAA”级信誉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奖、中国质量信誉AAA级企业、全国煤炭系统首家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职工疗休养工作优秀单位、山东60年60品牌、全国煤炭行业AAA级信用企业、新中国60年山东百家领袖品牌等荣誉称号。
在当我们渐渐更加了解了淄博矿区的以及淄矿集团的发展历史后,也不能忘记了解淄博矿区的土地修复和生态修复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从严从实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有机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淄博矿山也有一套良好的修复模式,淄博市是全国120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同时还是全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城区老工业区3种类型的城市。随着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全市范围内产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762处,总面积超过10万亩。废弃矿山区域大面积高陡边坡、裸露采面、渣石山堆积、扬尘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成为城乡生态的一项重点关注问题。2017年12月,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我省存在关停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不到位问题。淄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政治责任,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作为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建立完善协作配合、系统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先后筹措各类资金25.1亿元,修复废弃矿山415处,修复面积达7.6万亩,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淄博市委、市政府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连续5年将修复治理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由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发《淄博市石灰石矿山关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淄博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2019—2020年淄博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统筹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各项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已关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力度的议案”,将已关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督导议案;市各有关单位、部门闻令而动,严格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具体到年份、季度,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强化现场督战。
淄博矿区还开展创新治理、拓宽渠道,为解决党十九大“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要求,淄博市坚持“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吸引各方投入,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相继创新实施了“生态修复+特色农业”“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综合开发”等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模式,在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积极培育新业态,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同时,不断强化管理考核,切实发挥“天上看、地上查、盯着治、网上管”“互联网+遥感”大数据作用,建立健全项目立项、实施、验收、资金管理、后期管护、动态监测、效果评估、绩效评价等全周期矿山修复时空数据库,更好追溯和监管矿山修复治理,确保矿山修复成效,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治理成果。
淄川区罗村镇河东村民张汉修先后投资6500余万元,流转整理了黛青山1500余亩废弃矿坑,复垦土地1000余亩,栽植软籽石榴等900余亩,植树造林300余亩,昔日满目疮痍的黛青山不仅变成四季瓜果飘香的“花果山”,还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休闲地。淄川区在产矿山企业主董汉彪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严格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主体责任,全力打造绿色矿山,同时投资1.6亿元,对马家庄村附近废弃矿山等2700余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伴随着淄博对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关注,淄博的废弃矿山也逐步演变成了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获得了显著的优化。人们也逐渐在废弃矿山的修复中收获了不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可以说废弃矿山的优化百利而无一害,淄矿也会做的原来越符合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