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访红色足迹,深情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作者:陈莉敏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经典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革命的光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2024年寒假,“寻脉经典”小队再次踏上寻脉红色经典的征程,穿越时空的隧道,聆听那些峥嵘岁月中的英雄赞歌,感受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

小队的成员们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寻访家乡的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小队的成员们分别来自淮海、淮北、合肥、大同等地,小队成员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寻找着那些曾经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们的足迹。每一处红色遗迹,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都铭刻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寻脉经典小队成员在对烈士纪念塔行注目礼 通讯员 余忠杰供图

每位队员在此次活动中都收获了许多珍贵的所见所闻,有了自己的所感所悟。在淮海战役纪念碑前,队员们肃立致敬。这座纪念碑高耸入云,碑身上镌刻着淮海战役的英勇事迹和烈士们的名字。队员们凝视着碑文,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先烈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身影。小队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小队成员还巧遇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兵。这位老兵虽然步履蹒跚,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亲身参与淮海战役的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和战友们英勇牺牲的情景,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内,队员们被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所吸引。小队成员驻足观看,时而惊叹,时而沉思。其中一位队员在观看一幅描绘战士冲锋陷阵的图片时,深受触动。他感慨地说:“这些战士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小队成员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寻脉经典小队成员在为烈士雕像献花 通讯员 钱嘉懿供图

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队员们与当地的老百姓亲切交流,听小队成员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和军民情深。一位老大娘向队员们展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抗日宣传画册,那些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文字,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当年抗日救国的热潮和民众的爱国情怀。

在合肥蜀山烈士陵园,队员们除了瞻仰烈士墓群外,还有幸遇到了一位前来扫墓的烈士后代。他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祖父的英勇事迹,那些感人至深的细节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烈士们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此行中,“寻脉经典”小队还走访了大同红色记忆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公园。在每一处红色遗迹前,小队成员都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风范。小队队员在参观大同红色记忆馆时,被一幅描绘战士们冒雪行军的图片所打动。他感慨地说:“这些战士们在严寒中前行,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宁,小队成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在董必武故居,小队成员们亲身体验到了革命前辈的艰苦生活。小队成员看到了简陋的居室、陈旧的家具,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一位队员在参观完董必武故居后表示:“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历史人物,但今天站在这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种艰苦和不易。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寻脉经典小队成员在参观董必武居所 通讯员 罗慧供图

最后,小队来到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在这里,小队成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景模拟等方式,全景式地了解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的惊心动魄和胜利的来之不易。小队成员被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也被胜利的喜悦所鼓舞。小队成员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红色之旅让“寻脉经典”小队的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和崇高。小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将这次旅程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带回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奋斗。同时,小队成员也将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革命精神。

“寻脉经典”小队的红色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小队成员的心中却留下了永恒的红色印记。在未来的日子里,小队成员将继续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而努力奋斗!这段旅程不仅让小队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也让小队成员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8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剪影||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引领青年学子重温红色经典,弘扬家乡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团员信…
村里来了年轻人,行者解衣下农田
寒假期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生态助农,拎稳菜篮子”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返回家乡进行实践,成员分别走进家乡番茄农田大棚开展了番茄潜叶蛾样本采集、动态调查分析、发放调查问卷活动。团队成员调研…
用青春之热血,续写时代之荣光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提笔写道:“历史所孕育的真理是时间的对手,事件的储存,过去的见证,现在的榜样和警诫。”仰望历史的星空,红色记忆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红色记忆连绵不断。红色大江蜿蜒而…
青年故事|一名特岗教师的成长经历
郑祖槐,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3级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学二级教师。2019年8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偏远山区的一名特岗教师,一待就是几年。他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
爱老扶老,承优良传统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近期,“青鸟有爱,银巢无碍”实践队开展了许多爱老,扶老的活动,我从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深入感悟。针对老人的健康问题,我…
送法进万家,普法零距离——湖南大学生返家乡普法宣讲,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法治强国建设的重点要求,经共青团湖南省…
赴中学之约,感教育家精神
中国教师在中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为追寻教育家精神,体悟教育家精神在现实中的表现,曲阜师范大学学工处“循夫子之行,悟教育之道”社会实践队前往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调研,与优秀名师围绕教育家精神…
提高居民法律意识,推进社区法治发展
中国青年网潍坊二月十九日电(通讯员赵露尧)在国家大力提倡社区基层自治与全面依法治国后,广大社区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作为新时代的法学生,在经过大量社区实践考察之后,发现大量基…
以社区为基点推进法治社会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法治社区青春行
中国青年网潍坊二月十九日电(通讯员赵露尧)随着新时代对于基层工作的贯彻与落实,国家层面越来越关注基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为响应全面依法治国的号召,探究各个社区对于法治建设的落地能力,本次社会实践…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剪影||共铸绿色安全美好家乡
2024年1月27日,为了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社区凝聚力,“以青年之行,担初心之责”小队成员参加了所在碧堂庙社区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环保知识,改善社区环境,该活动旨在维护社区绿色环境和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