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参观完博物馆后,实践队员就品牌历史问题采访馆内工作人员,并了解到1968年,为支持国家工作,宏济堂将阿胶生产任务无私移交,2010年起,历经两年时间的考察、寻访、研发,走遍中国各大阿胶生产基地、寻遍宏济堂阿胶当年的老胶工、千百次实验工艺流程、尝试改良生产设备,宏济堂“阿胶复产”之梦一点点成为现实。2012年,随着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的建成,在园区东南角,一座占地189亩的仿古院落建筑——宏济堂阿胶生产基地面世,宏济堂阿胶正式复产,成功恢复“九提九炙”的传统制胶工艺并重启古法制胶生产线,而且还复原了“金锅银铲”,宏济堂古法手工阿胶重生。这才成就了如今闪烁耀眼的宏济堂。
随后,我们具体学习了“金锅银铲”与“九天贡胶”。熬胶的金锅由36公斤纯金打造,银铲也重达3.5公斤。“之所以要用金锅银铲是因为其质地更稳定,制出的阿胶更有利于吸收。流传百年,经过三代人的研究创新,第三代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五祥伦说过,“九提九炙”的古老技艺不断细化,“一块上好的阿胶,要经过99道大工序、300多道小工序精炼而成,整套流程需要80余天,而且整个过程需要全部手工制作,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导致整锅阿胶作废,对技工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很高。”
因为工序繁多且精细,古法熬胶的最大问题就是出胶率比较低。不过,武祥伦秉持宏济堂“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百年古训,和工友一起坚持手工熬胶,一块块“黑如翳漆,光透如琥珀”的“黑黄金阿胶”在匠心中熬制凝结,“每一块阿胶不是产品,而是一件艺术品。
调研学习结束后,实践队员将自己的实践经历一五一十地记录后,配合相关材料发布到了文化瑰宝实践队的公众号上,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宏济堂阿胶与其制作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从中产生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2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