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昔时及时雨,不见今日掌平洼
为了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2024年2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知’”社会实践队队员刘哲到达了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北部的掌平洼村,亲身感受先辈们留下的奋斗痕迹和刻苦精神,汲取力量再出发。


掌平洼村位于凤凰山脚下,三面环山,风景怡人。实践队队员与村里老人交谈后了解到,掌平洼村于明洪武初年建村,村子四面环山,中间洼地形似手掌,故而得名。掌平洼村辖6个自然村,全村近400户,1000多人,果林面积更多达1200亩,盛产杏梅、油杏、大樱桃等,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今天,掌平洼的居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掌平洼昔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自建村后至1977年前,掌平洼村里一处水源都没有,灌溉用水完全靠天等雨,再加上耕地大都在山梁之上,土地贫瘠,村里十年有七、八年欠收,村民生活苦不堪言。20世纪70年代后,掌平洼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学大寨”运动,一连奋斗几个春秋,把村里的山坡荒地改造成了梯形大寨田,使薄地变良田。从此,掌平洼村不仅人人有粮吃,还能为国家交上不少公粮。1967年起,掌平洼人民还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凿了螺旋井一口,彻底结束了掌平洼十年九旱的苦难历史。
螺旋井始建于1967年,完工1977年,历经十年,我们不难想到其中的艰难困苦。掌平洼人民生活本就艰苦,当时又正逢十年动乱,村集体没有公共积累,开凿工作难以进行。这时,支部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制土法炸药、自制锤钎等工具的建议,并发出了“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螺旋井,让老少爷们吃上水”的豪迈誓言。在书记的带领下,掌平洼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工25万余个,开挖土石3万立方米,砌石2万立方米,挖出了井口直径18米,井深26米的螺旋井,彻底改善了掌平洼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人畜吃水,果树良田灌溉的问题,被村民称之为“生

命井”、“幸福井”。
螺旋井,是上个世纪掌平洼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今天,时代赋予了螺旋井精神新的内涵,我们也要将中华民的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出美丽、漂亮、幸福的创业新篇章。
撰稿人:刘哲
古韵新声,格物致“知”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宇老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