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昔时及时雨,不见今日掌平洼
为了传承和发扬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2024年2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知’”社会实践队队员刘哲到达了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北部的掌平洼村,亲身感受先辈们留下的奋斗痕迹和刻苦精神,汲取力量再出发。
螺旋井始建于1967年,完工1977年,历经十年,我们不难想到其中的艰难困苦。掌平洼人民生活本就艰苦,当时又正逢十年动乱,村集体没有公共积累,开凿工作难以进行。这时,支部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制土法炸药、自制锤钎等工具的建议,并发出了“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螺旋井,让老少爷们吃上水”的豪迈誓言。在书记的带领下,掌平洼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工25万余个,开挖土石3万立方米,砌石2万立方米,挖出了井口直径18米,井深26米的螺旋井,彻底改善了掌平洼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人畜吃水,果树良田灌溉的问题,被村民称之为“生
螺旋井,是上个世纪掌平洼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今天,时代赋予了螺旋井精神新的内涵,我们也要将中华民的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出美丽、漂亮、幸福的创业新篇章。
撰稿人:刘哲
古韵新声,格物致“知”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宇老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