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茂腔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祈光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访家乡,深入了解地方非遗文化,结合儒家思想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伟大飞跃。

胶州茂腔是山东省地方戏曲,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在多年的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吸收当地民间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茂腔剧种,以其质补率真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胶州市文化服务中心艺术传承保护科(青岛市茂腔剧团)始建于1950年,2018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

1月24日上午,“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参观学习。其拜访了陈海磊老师。陈老师是胶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也是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与陈老师的交谈中,社会实践队了解到胶州市茂腔剧团不仅在国内人气旺盛,在国外的舞台上也深受好评。胶州市茂腔剧团曾多次赴外演出交流,包括2011年组团赴韩国参加了中韩建交19周年传统文化交流演出2012年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暨“欢乐春节”活动等等,在加强内部交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拓宽传承范围,加大传承力度,不断提升胶州茂腔作为“非遗”文化的知名度。

在排练厅内,社会实践队欣赏了由青年茂腔演员吴凯老师和乔雅晶老师带来的一段茂腔表演。传统的茂腔表演形式在现代新元素的融入之下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在表演过程之中能够带来老少皆宜接受的表现形式,使这一项流传久远的非遗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获生机。

陈海磊老师向社会实践队介绍到,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每年都选送优秀青年演职人员赴上级剧团学艺,2013年面向社会招收了茂腔艺术班、秧歌艺术班和乐队人员共计46人。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传承保护中心的正式员工,壮大了传承非遗的队伍。在作品创作上,传承保护中心对于茂腔的传统剧目“四大京”“八大记”进行了整理,排练了《碧玉簪》《拜月记》等剧目,每年恢复排练传统茂腔戏一至两部,新创作茂腔、秧歌小戏一至两部。此外,胶州市还设立了“扶持庄户剧团发展”专项资金,成功开办了胶州茂腔艺术班,培养传承人56名,扶持培育茂腔等庄户剧团30支,培育业余戏曲人才1000余名。同时传承保护中心还定期派遣指导老师赴市各中小学为教师和学生培训排练茂腔。

采访结束后,陈老师带领社会实践队队员参观茂腔展览走廊,给队员们讲解每部茂腔所蕴含的故事。

胶州茂腔深受胶州人民喜爱,茂腔素有“胶东之花”的美誉,而胶州人民也为传承茂腔等“非遗”文化积极努力着,从市政府到乡村(街道),从官方到个人,无不体现茂腔传承的盎然生机。胶州茂腔作为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正在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茂腔承载着胶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其在新时代的发展具有光明而又远大的前途。

山东胶州曾有民谣唱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生动地描述了流传在胶州一带的地方剧种——茂腔的艺术魅力。

“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在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后,收获丰富,了解了许多关于茂腔的知识及故事,在学习茂腔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胶州人民的热情好客,朴实勤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自家乡,围绕团队主题——节水护水,科技赋能开展志愿活动。…… 黄鑫 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谱好非遗传承之曲,奏响传统文化华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国拥有者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在这漫漫历史长…
曲园学子寒假行:朝夕共解难,实践显关怀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随着科技与生活的结合日益密切,老年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困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
胶州秧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加强法制教育,筑牢反诈堤坝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呈现出蔓延性大、手段翻新速度快步、隐蔽性强的特点。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建设总体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 ——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
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念态度□邓婉馨(生命科学学院2202班)【摘要】为了了解黄石社区居民对于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湖北师…
十万学子进邯郸 丨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大峪学子已就位!
为贯彻落实邯郸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十万学子进邯郸”工作部署要求,2月22日下午,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峰峰矿区大峪镇召开“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返乡大学生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家乡、服务家…
邓婉馨2024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心得
1月5日—1月16日,万物生长实践队在黄石开展了线下宣讲与问卷调查,意在了解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念态度。调研结果之外,我还收获了很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万物生长实践队的假…
播撒希望,共筑美好乡村
一群志愿者近日踏入了山东省德州市张庄村的一个宁静乡村,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社区服务活动。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身责任感,培养美好品德,提高与他人交流沟通,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为乡村振兴,社…
共诵经典诗词,感悟古人智慧
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从我们小时候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后来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诗词也伴随着我们大家的学生生活。为了帮助社区学生更好地感悟诗…
【莒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莒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来源:经管院莒县,位于我国山东省的东南部,这座充满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的小县城,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莒县全羊汤,作为当地的传统美食,它的制作过程独具匠心,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