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胶州秧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祈光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访家乡,深入了解地方非遗文化,结合儒家思想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伟大飞跃。

胶州秧歌是山东省胶州市的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秧歌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地位可见一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胶州秧歌也面临着一些危机——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传统秧歌的受众逐渐减少,传承和发扬胶州秧歌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2月23日上午,“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胶州市大沽河博物馆,参观了胶州市民俗风情展厅。

社会实践队队员采访了馆内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社会实践队介绍到,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间小调三大部分组成。工作人员指出胶州秧歌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地位可见一斑。同时他还提到了胶州秧歌目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工作人员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胶州秧歌也面临着一些危机。例如,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让传统秧歌的受众逐渐减少,传承和发扬胶州秧歌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最后他讲到:“我们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像胶州秧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文化活动、教育普及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胶州秧歌,从而促进其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为胶州秧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告别大沽河博物馆,“古韵悠扬,薪火相传”社会实践队踏上新路程。

当天下午,“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胶州市文化馆,采访了市文化馆副馆长李艳。副馆长李艳向实践队队员讲起了胶州秧歌的起源故事,在明末清初之际,东小屯村马姓赵姓两户人家逃荒到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表演形式,后由“扭扭唱唱”发展成以“舞戏结合”为主的小戏秧歌。同时她还提到“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展现了胶东农村女性特有的健美体态和性情魅力。

随后实践队队员跟随副馆长李艳观看了青少年秧歌队的秧歌表演,并学习体验。最后临走时,她告诉实践队队员,“胶州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胶州秧歌、茂腔、剪纸、八角鼓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们来胶州开展实践活动,充分说明胶州的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同学们进一步传承、弘扬胶州非遗,为胶州文化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参观学习胶州传统“非遗”文化,“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进一步了解了胶州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看到了胶州大秧歌为融入新时代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胶州人民,无时无刻不受着这些传统“非遗”文化的熏陶,胶州秧歌是胶州人民的精神寄托,体现着胶州人民的质朴辛勤和聪明智慧,展现出胶州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机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5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学参观活动。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进行时|龙延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之旅

1月11日,阳光明媚,游学团同学们一行人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延智能”)的旅程。这里,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心脏地带,也是梦想与现……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回顾|智能制造前沿探索——龙延智能科技之旅圆满结束

随着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为期一天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延智能”)游学参观活动也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不仅为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提供了一次难……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预告|龙延智能游学实践调研活动

为了增强团队成员对智能制造行业的了解,拓展专业视野,提升实践能力,“龙延智能”游学实践调研团组织了本次别开生面的企业游学活动。游学团将前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看法以及感悟
中国流行音乐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疑问与反问: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如何…
万象霜天尽在不言中——《易经》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典籍所含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狭义上指的是:以先秦诸子和后世儒道二教及其衍生的学说,内容范畴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中国哲学。国学广义上指的是:中…
谱好非遗传承之曲,奏响传统文化华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国拥有者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在这漫漫历史长…
曲园学子寒假行:朝夕共解难,实践显关怀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随着科技与生活的结合日益密切,老年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困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加强法制教育,筑牢反诈堤坝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呈现出蔓延性大、手段翻新速度快步、隐蔽性强的特点。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建设总体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茂腔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
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 ——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
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念态度□邓婉馨(生命科学学院2202班)【摘要】为了了解黄石社区居民对于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湖北师…
十万学子进邯郸 丨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大峪学子已就位!
为贯彻落实邯郸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十万学子进邯郸”工作部署要求,2月22日下午,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峰峰矿区大峪镇召开“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返乡大学生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家乡、服务家…
邓婉馨2024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心得
1月5日—1月16日,万物生长实践队在黄石开展了线下宣讲与问卷调查,意在了解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念态度。调研结果之外,我还收获了很多。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万物生长实践队的假…
播撒希望,共筑美好乡村
一群志愿者近日踏入了山东省德州市张庄村的一个宁静乡村,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社区服务活动。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身责任感,培养美好品德,提高与他人交流沟通,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为乡村振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