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万象霜天尽在不言中——《易经》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祈光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典籍所含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狭义上指的是:以先秦诸子和后世儒道二教及其衍生的学说,内容范畴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中国哲学。国学广义上指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国学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四大类。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渗透着修身养性之道,这其中所包含的《易经》,一部在华夏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独特地位的经典。 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之为“三玄”之一。 能同时成为儒、道两家推崇的古代经典,唯有《易经》。 《易经》,一部被称为华夏文化源头的经典。 它熔铸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催生了“阴阳相济”、“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造就了“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历史哲学,孕育了“保合太和”、“穷变通久”的东方智慧。国学,散发着天地之间的阴阳正气。“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学的核心内容,阴阳相调、天地运转是自然发展的规律。天地运转,化生万物,天地有正气,天地的德行是世人应当修习的道义准则。

据史记载:《易经》成书历经天皇、地皇、人皇、昊帝、炎帝、黄帝、夏王、商王、文王、孔子等先祖圣贤。时经远古、中古、和近古。从天皇到孔子,《易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撰《易传》。历代学者又根据逐年积累的经验资料、天文、地理、社会、人文知识、哲理格言等,经过无数次的研究、诠释、筛选、删补而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于是形成了这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易经的思想光芒,仍然在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不过正像老子所说,百姓日用而不知。 但是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易理,易道,易卦,易象,易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最简单的取名,从古代王公贵族,穷元黎首,贩夫走卒,到当今平头百姓,商界精英,政坛政要,国家主席等,比比皆是。 像大名鼎鼎的蒋介石蒋中正先生的名号,都能在易经中找到出处,易经中益卦的彖辞,就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的句子。

时至今日,《易经》仍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古人的智慧跨越千年而来,泽被万事。

台湾易经教授傅佩荣老师曾说过,《易经》是中华文明思想智慧的根源,能够给现代人了解人生的走向,让个人知道怎么安顿自己。

“元、亨、利、贞、吉、凶、阴、阳、日、月、天、地”,这些《易经》里的汉字,对于整个语言文字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数学与科技层面——“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孔子》”,二进制中的0和1,就相当于《易经》中的一阴爻一阳爻,当然《易经》阴阳概念,所代表的事物,远远不至于二进制。莱布尼兹不但阐明了二进制,而且高度肯定了中国的《易经》。时至今日,二进制已经广泛运用到计算机等科学领域内。《易经》是揭示宇宙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核心是要指导人们不要违背大自然规律,懂得科技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利物济世,为全人类谋幸福。

同时站在心理学角度来看。《易经·泽山咸卦》中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系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天垂象,见吉凶。”这些都是解释感应与心理。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荣格1920年开始对中国《易经》潜心研究,并高度肯定《易经》的伟大之处。他说:“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

我国的易学还是一座远远未曾开发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种哲理的说教,而是另一种有别于西方科学的东方技术理论体系。在精准预测天灾方面,《易经》所记载的方法在今日依然适用,并且预测出来的数据也惊人的准确。我国易学预测的研究,时间最长,理论最丰富,流派最多,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象、数、理是易学得以鼎立的三足,而以往的易学在“数”的研究上,还是一段苍白的历史。正如列奥纳多.达芬奇所说:“人类的任何研究活动,假如不能够用数学证明,便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科学。”翁文波——当代的预测宗师,2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预测论的研究和地震预报事业,并为其不懈地奋斗,进行着预测科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初级数据分布》《频率信息的保真》《可公度性》等专著,形成了他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应用于预测地震、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统计,翁文波先生生前共做过252次各类天灾的预测,实际发生的有211次,占总次数的83.73%,获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翁老的理论中借鉴并引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他的预测大灾害的可公的周期的方法是对周易非常精通的结果,而周易总是和神秘和玄学分不开,在所谓的科学来讲是形而上学的理论。

《周易》是古老的,但它的基本思想体系可以应用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 正是它具有人与自然和谐而统一的大科学自然观特点,所以才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道,包含着解决当今重大难题的思想,对众多科学的某些重大发现和发展作出有机的接近真理的解释。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根源。《易经》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长期观察的结果。 他体悟得天地人事现象背后的隐约轨则,发现在无穷变化中有一不变的太极,由此而生两仪,两仪变生四象,四象演化为八卦。 再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的发扬诠释,使得成为蕴藏无限智能的《周易》,后人可以一登堂奥,一窥天地之妙。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千年的智慧化作恒星,照耀古今。在党的十九大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学习《周易》哲学思想,按照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周易》哲学思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5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甘肃庆阳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对甘肃省地区庆阳剪纸的社会学考察、文献研究、市场调研、比较分析,追踪其历史变迁规律,研究其文化内涵,把握其现实生存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庆阳剪纸的衰落现象分析其深层次文化原因,探讨庆…
传承书法文化,点燃寒冬之光
宣传书法文化,点燃寒冬之光中国青年网东营1月24日电(通讯员田宇莉)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绘梦筑基实践队于1月18日至1月24日在东营市广饶县李鹊社区开展相关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
《这就是中国》第76期“中国北斗创新前行”
政论类纪录片《这就是中国》由东方卫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以及观察者网联合出品,播出4年来在青年间广受好评,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从幕后走到台前,与青年共同讨论中国政策与体制、政…
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看法以及感悟
中国流行音乐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国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疑问与反问: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如何…
谱好非遗传承之曲,奏响传统文化华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中国拥有者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而在这漫漫历史长…
曲园学子寒假行:朝夕共解难,实践显关怀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随着科技与生活的结合日益密切,老年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困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
胶州秧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加强法制教育,筑牢反诈堤坝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呈现出蔓延性大、手段翻新速度快步、隐蔽性强的特点。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建设总体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茂腔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文化方面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悠…
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 ——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
科教普法同行,守护美好生灵——关于黄石社区居民对外来入侵物种了解程度以及对流浪动物观念态度□邓婉馨(生命科学学院2202班)【摘要】为了了解黄石社区居民对于黄石市生态环境及相关法律了解程度,湖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