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通讯员 李晓璇)“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的全体队员在指导教师孙丕苓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耕地林果化情况调查。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地的土地流转现状、耕地“林果化”情况。
图为实践队员参过果树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晓璇 摄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多个村庄耕地“林果化”趋势增强,大部分耕地转为园地与林地。经与农户的进一步交流,如今特色林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财富增收的“新引擎”。同时成员也调查了解到由于农民迫切希望改变种粮收入偏低,村里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无人打理的现状,而种植林业作物不仅无需打理,效益更高,于是多数农民选择种植林果。如今,耕地林果化规模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介入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于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入户调查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晓璇 摄
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切实了解耕地林果化规模化与乡村振兴的联系,认为对于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合理相关措施,改善现状。
首先,盘活“小土地”,撬动“大农业”。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当前,全国多地通过系统推进搞活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调查报告》显示,分散化、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大市场和国际化的需求,土地流转的速度和程度关系到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报告建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质量。土地流转不仅解决土地撂荒、碎片化问题,提高耕地利用率,同时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商品率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日前,高速发达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生,互联网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首先,互联网可以扩大土地流转的范围,使得更多的农户和企业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其次,互联网可以提供更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易平台,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最后,互联网还可以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其次,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突出“土特产”要求,加快农业全链条升级,做强重点产业,贯彻落实“一村一品”方针政策。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于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将资源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从“小生意”发展为“大产业”,发挥地方特色,打造多样化、特色化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坚持科技赋能,发展农产品电商。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鼓励地方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晓璇 摄
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广大青年要勇敢站出来”挑大梁“,我们应该勇担重任,要继续向着”风衣足食“的目标前进。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历练。对于乡村来说,只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与时代一起共振,发挥才能,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乡村振兴目标。青年立足于当下,以青春的热血和真诚投身乡村振兴,积极发挥自己的所学所思,在乡村振兴中讲好”青春故事“,定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必然可以让千年夙愿一朝梦圆,也可以再创辉煌,再谱新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5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